摘要 財政部近日通知,明確2013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編制重點之一是境外投資及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支出,支持中央企業收購兼并能夠實質控制、具有較好經濟效益、國家急需的境外戰略性資源,以...
財政部近日通知,明確2013年中(zhong)央國有(you)資本(ben)經(jing)(jing)營預算支出編制(zhi)重(zhong)點之一(yi)是境外投資及(ji)對外經(jing)(jing)濟(ji)(ji)技(ji)術(shu)合作支出,支持中(zhong)央企(qi)業(ye)收購(gou)兼(jian)并能夠實質控(kong)制(zhi)、具有(you)較好經(jing)(jing)濟(ji)(ji)效(xiao)益、國家(jia)急需(xu)的(de)境外戰略性資源,以及(ji)擁有(you)關鍵核心技(ji)術(shu)且對促進本(ben)企(qi)業(ye)技(ji)術(shu)創新具有(you)推動作用(yong)的(de)境外企(qi)業(ye)。
對此,許多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
2012年的預算中關于支持央企海外收購提出的“支持中央企業通過新設、并購等方式在境外設立非金融企業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業的所有權、控制權、經營管理權等權益行為”,2013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在支持央企重組方面更為具體,也更為詳細。由此可見,央企“走出去”依舊成2013年中央國資經營預算編制的重點支出方向。
不久前,國資委方面也曾表示,未來將支持中央企業收購或者兼并擁有核心技術、專利技術和知名品牌的境外公司。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從2009年(nian)(nian)(nian)至今,中央企(qi)業(ye)海外(wai)并購(gou)總體上保持穩(wen)中求進的(de)(de)趨勢,在2010年(nian)(nian)(nian)下半年(nian)(nian)(nian)和(he)2011年(nian)(nian)(nian)下半年(nian)(nian)(nian)經(jing)歷了兩次趨冷之后,2012年(nian)(nian)(nian)上半年(nian)(nian)(nian)憑(ping)借中石化、中海油和(he)中國五礦4筆(bi)共(gong)計超(chao)過100億美元的(de)(de)海外(wai)并購(gou)再(zai)創新高。清(qing)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姬利表示(shi),國家間戰略(lve)(lve)性資(zi)源(yuan)博弈升溫,央企(qi)完(wan)成的(de)(de)海外(wai)并購(gou)頻頻發生在能源(yuan)及礦產(chan)等行業(ye),此類行業(ye)的(de)(de)企(qi)業(ye)資(zi)產(chan)一般較為龐大,且央企(qi)的(de)(de)并購(gou)活動通常對于國家經(jing)濟來說(shuo)具有明(ming)顯的(de)(de)戰略(lve)(lve)意義(yi)。
值得注意的是,獲取能源、礦產資源、大宗商品等戰略性資產的穩定供應是近年來央企在海外頻繁出手的主要目的,但也觸動著東道國政府敏感的神經。許多西方國家認為中國的央企政企不分,央企海外并購既是企業行為,但背后更多的可能是政府的意志,由此正常的企業并購行為上升到了國家能源和資源安全的高度,東道國政府于是以保護國家主權和資源、能源安全為名,出手干預,嚴格限制甚至阻撓央企的海外并購。
專家表示,在貨幣地位、大宗產品定價權、資源控制權等等指標上,中國經濟力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要想增強國際經濟話語權,出海并購勢在必行,作為中國經濟核心力量的央企,在海外并購上理當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