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的資(zi)本盛宴(yan),又迎來(lai)了不一樣的聲音。
近(jin)日,濰(wei)柴動(dong)力(li)掌門人在(zai)業績(ji)發布會上嚴肅預警:新能源車(che)將有災(zai)難性產(chan)能過剩。并且明(ming)確聲明(ming)這話(hua)是經過認真考慮,并非(fei)亂說...
也是在(zai)幾乎同時,比(bi)亞迪正式官(guan)宣,要(yao)全球率先停產燃油車(che),加速新(xin)能(neng)源車(che)布局。
同是國內汽車行(xing)業中的(de)巨擘,卻在新能源車上指(zhi)出了不(bu)一樣(yang)的(de)方(fang)向。
然而這看似相互矛盾,卻誰(shui)也沒有(you)錯。
當下的(de)新(xin)能源車領域,隨著近幾年(nian)的(de)資本瘋(feng)狂入局,如(ru)今(jin)早已是到了下半場(chang)。競(jing)爭實力(li)強大的(de),強者恒強,攻城略(lve)地(di)搶占市(shi)場(chang)毫不費力(li)。競(jing)爭不過的(de),要么清盤退出(chu),要么被對手(shou)吞并。
說白了就是行業進入(ru)優勝劣汰的內卷階段。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狂歡中保持清醒(xing),是優秀(xiu)資(zi)本大(da)佬具備的(de)品(pin)質。濰(wei)柴(chai)動力(li)董事(shi)長的(de)喊話,是對當下(xia)新(xin)能源車泡沫(mo)的(de)一(yi)個警醒(xing),值得我們深思。
新能源車的“卷”
先來看一(yi)組數據,2021年乘用車產能按企業銷售量(liang)情況:
非常明顯的(de)(de)(de)特點(dian):車企乘用車銷售(shou)量(liang)呈現二八(ba)分(fen)化。根據(ju)乘聯會(hui)數據(ju),此次統計的(de)(de)(de)86家(jia)(jia)有銷量(liang)的(de)(de)(de)企業(ye)中(zhong),大于60萬(wan)輛的(de)(de)(de)企業(ye)共計16家(jia)(jia),而(er)這些企業(ye)合(he)計銷量(liang)占總銷量(liang)的(de)(de)(de)接近八(ba)成。這意味著(zhu)剩(sheng)余(yu)的(de)(de)(de)70家(jia)(jia)企業(ye)中(zhong),合(he)計銷量(liang)僅占兩成。
這還沒算上無銷量的車企,而事實卻比統計數據還要殘酷的多。互聯網行業中的“馬太效應”也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再(zai)上(shang)演:頭部(bu)企(qi)(qi)業吃掉了大部(bu)分的市場份額,不少規(gui)模較小、銷量較低(di)的企(qi)(qi)業,則再(zai)也無(wu)力(li)回天(tian)。
但另一(yi)殘酷的事(shi)實是,頭部(bu)陣營格局并(bing)未穩固,激(ji)烈交(jiao)戰進行中(zhong)。
過去一年(nian),“蔚小理”牢牢把(ba)持著新造(zao)車(che)(che)勢力的(de)第一陣營,而如今,零跑(pao)和哪吒交付量一路高漲(zhang),“五虎”也(ye)正式(shi)替代了“三強”,重(zhong)塑了國內造(zao)車(che)(che)新勢力市場格局。
月初,造車新勢力相繼公布(bu)3月交付(fu)(fu)(fu)量(liang)。其中,小鵬交付(fu)(fu)(fu)15414輛(liang),哪吒(zha)交付(fu)(fu)(fu)12026輛(liang),理(li)想交付(fu)(fu)(fu)11034輛(liang),零跑(pao)交付(fu)(fu)(fu)10059輛(liang),蔚(yu)來交付(fu)(fu)(fu)9985輛(liang),分(fen)別(bie)排名一(yi)至五位。
潛(qian)力最大(da)(da)的還是零跑(pao)汽車。此前還被三(san)強碾壓的零跑(pao)汽車,月交付(fu)量首次突破萬臺(tai)大(da)(da)關,環(huan)比(bi)增(zeng)長接近兩倍(bei)(bei),整(zheng)個一季度(du)更是同比(bi)增(zeng)長超(chao)四(si)倍(bei)(bei)。后(hou)起之(zhi)秀拼命追趕,恐怕(pa)“蔚小理”們(men)也坐立(li)不安。
很(hen)顯然,新(xin)能源造車新(xin)勢力(li)們(men)的激(ji)戰像極了互聯(lian)網(wang)巨(ju)頭們(men)的存(cun)量競爭(zheng),又(you)回(hui)落到(dao)了同(tong)質化的激(ji)戰。
你不卷你,他卷你。
有人(ren)調侃道,實際上國內新能源車領(ling)域的競爭(zheng)已經(jing)到了“戰國時(shi)代”。
產能早已過剩
據乘(cheng)聯會統(tong)計,截止(zhi)2021年底,全國乘(cheng)用車產能合計4089萬輛,產能利用率為52.47%。雖然比2020年的48.45%提(ti)高4%,但(dan)還是處(chu)于產能嚴重過剩的區間。
另外(wai),在此次統計的(de)乘用(yong)車(che)企業(ye)中,有銷量的(de)共計86家,這些企業(ye)合計產能(neng)為3703.8萬輛,這意味著其他(ta)無銷量的(de)企業(ye)有385萬輛產能(neng)是完全閑置的(de)。
官方(fang)研(yan)究院賽(sai)迪智庫在《警惕“十四五”我國(guo)新(xin)能源(yuan)汽(qi)車產能過(guo)剩(sheng)(sheng)風險》一文中表(biao)示(shi),在2020年(nian)底,我國(guo)新(xin)能源(yuan)汽(qi)車總(zong)產能已(yi)達(da)2669萬(wan)輛,對比(bi)全年(nian)市場銷量僅(jin)為136.7萬(wan)輛,這意味著“十三五”末(mo)我國(guo)新(xin)能源(yuan)汽(qi)車就已(yi)經出現嚴重(zhong)產能過(guo)剩(sheng)(sheng)的問題。
更多的(de)規劃產能(neng)正(zheng)在釋放(fang),就算未來新能(neng)源車與燃油(you)車“平分(fen)天下”,這么大的(de)體量,市場也難以承接。很顯然,未來可能(neng)會出現巨(ju)大的(de)資金(jin)、人(ren)才和(he)土地等資源的(de)閑置(zhi)和(he)浪費(fei),“價格戰”一觸即(ji)發。
另外,隨市(shi)場洗牌,汽(qi)車(che)產業(ye)產能(neng)利(li)用率不均衡的現(xian)象越來越明顯(xian)。弱勢企業(ye)如眾泰汽(qi)車(che)、力帆汽(qi)車(che)、北汽(qi)銀翔、獵豹汽(qi)車(che)有產能(neng),根本沒(mei)銷量,逐步被市(shi)場拋棄;而北京現(xian)代、廣汽(qi)菲克、神(shen)龍汽(qi)車(che)、東風悅達起亞等企業(ye)近年來銷量下滑嚴重,市(shi)場萎縮(suo),也空出大量的閑置產能(neng)。
而另一(yi)邊,諸如(ru)特斯拉、寶馬(ma)、東風本田等頭部企業(ye),卻(que)對產(chan)能有(you)著(zhu)更多需(xu)求(qiu)。包括此(ci)前,網傳產(chan)能吃緊的(de)特斯拉將收購破產(chan)邊緣的(de)眾泰(tai)。緋聞(wen)確實離譜,但單就(jiu)產(chan)能問(wen)題(ti)來看,特斯拉月(yue)銷連續(xu)6個(ge)月(yue)超過5萬輛,工(gong)廠滿負荷生產(chan)仍(reng)不能滿足市(shi)場需(xu)求(qiu);另一(yi)邊的(de)眾泰(tai)卻(que)擁有(you)大(da)量閑(xian)置廠房與產(chan)能。
說白了,就是(shi)旱的(de)(de)旱死,澇的(de)(de)澇死,產能是(shi)否過剩(sheng),對(dui)于不同的(de)(de)企業來說都有完全不同的(de)(de)感受。
比起產能過剩,造不出車來更可怕,尤其PPT造車的(de)巨大泡(pao)沫(mo)隨(sui)時破滅,這兩年我(wo)們看到(dao)的(de)也不少了(le)。
1月(yue)底,游(you)(you)(you)俠(xia)(xia)(xia)汽(qi)車(che)董事(shi)長衛俊被法院凍結4500萬(wan)元股期權一事(shi),將被大眾遺忘許久的(de)游(you)(you)(you)俠(xia)(xia)(xia)汽(qi)車(che)又帶回了公眾視野。成(cheng)立于2014年的(de)游(you)(you)(you)俠(xia)(xia)(xia)汽(qi)車(che)是我國第一批造車(che)新勢力,與游(you)(you)(you)俠(xia)(xia)(xia)汽(qi)車(che)在同一時間(jian)或是稍晚些起步的(de)蔚來汽(qi)車(che)、理想汽(qi)車(che)等等,都已經闖出(chu)了名(ming)堂(tang),而(er)游(you)(you)(you)俠(xia)(xia)(xia)汽(qi)車(che)卻淪落到停工停產、項目(mu)爛尾(wei)、拖欠公司等等窘境(jing)中。
同(tong)樣的問題也發生在了(le)拜騰(teng)汽車身上,拜騰(teng)汽車也豪擲(zhi)了(le)將近百億,然(ran)而同(tong)樣一輛車也沒造出(chu)來(lai),正面臨著被申請破產的尷(gan)尬(ga)局面。
巔峰時(shi),造車新勢力曾有(you)300多(duo)家,而在(zai)經歷融資、設計、產能(neng)建設、量(liang)產交付等系列考驗后,大多(duo)已經沒有(you)了聲(sheng)音,或者陷入破產危機,即(ji)使是(shi)已經處(chu)于頭部的(de)“五虎”也在(zai)精打(da)細算地(di)過(guo)冬。
更加殘酷的淘汰賽
現在的新(xin)能源(yuan)車,最少面臨3大問題(ti)。
一是汽車消費力整體趨勢下行,二是傳統燃油車反擊,三是行業內卷。
2021年中(zhong)國汽車(che)銷(xiao)量終于止住連(lian)續三年下滑頹勢,實現同比正增長,但整(zheng)體的銷(xiao)量下降趨(qu)勢依然難見(jian)扭轉,只(zhi)是(shi)內部的新(xin)勢力的銷(xiao)量增長是(shi)搶了傳統(tong)燃油車(che)企中(zhong)。
這是來自(zi)最宏觀(guan)的壓力,起碼新(xin)能源車的銷售和(he)漲價壓力會變大。
現(xian)在的(de)造車新勢(shi)力面(mian)臨的(de)不僅(jin)僅(jin)是自(zi)身技術(shu)和路線的(de)發(fa)展難關,還有面(mian)對來自(zi)其他傳(chuan)統舊勢(shi)力的(de)挑戰。
就(jiu)拿傳統車企(qi)而(er)言(yan),電(dian)(dian)動化(hua)進程(cheng)最為(wei)緊迫的(de)信號,不(bu)是(shi)碳排放(fang),也不(bu)是(shi)禁燃令,而(er)是(shi)斯拉市(shi)值反超豐田成(cheng)為(wei)全(quan)球(qiu)市(shi)值第一車企(qi)。眾(zhong)多跨國車企(qi)無不(bu)危機感重重,紛(fen)紛(fen)宣布加(jia)速電(dian)(dian)動化(hua)戰(zhan)略,將(jiang)全(quan)面轉型純(chun)電(dian)(dian)動的(de)時(shi)間表再次提(ti)前,并且(qie)很(hen)多巨頭都在大力砸錢進去加(jia)速進度。
根據各家的生產計劃(hua),原本在這兩年(nian)進入產能集中釋放(fang)時點,但由于疫情影響(xiang),導(dao)致目(mu)標要延后了一兩年(nian),但新舊勢力之間,終(zhong)有一戰。
上述也有分析(xi),造車新勢力也在不斷(duan)新設廠房,盡(jin)管大(da)家都知(zhi)道產能規模遠超現實需(xu)求(qiu),但誰(shui)(shui)也不服誰(shui)(shui),就如囚徒困境,誰(shui)(shui)也不敢(gan)停(ting)下(xia)來。
在未來消費端不可能出現爆發式(shi)增長的(de)大背景(jing)下(xia),這些一下(xia)子釋放出來的(de)巨大產量,將以何(he)種方式(shi)消化掉?
結語
根(gen)據新興行業的(de)發展規(gui)律來看,從野(ye)蠻生(sheng)長到(dao)規(gui)范化經(jing)營,必然(ran)要經(jing)歷(li)陣(zhen)痛的(de)過程。經(jing)過數年的(de)高速發展,新能源(yuan)汽車行業已到(dao)了期望過度(du)膨脹的(de)階段,巨大的(de)產能浪費就是證據。
接(jie)下來,將不(bu)可避(bi)免擠泡沫階段。
可(ke)以(yi)預(yu)計,如今已經跑出規模效應出來(lai)的(de)眾多新勢力,以(yi)及(ji)即將“王者歸來(lai)”傳統(tong)巨頭們,大(da)概率都不會(hui)輸。而大(da)量(liang)的(de)腰部(bu)以(yi)下、甚至還在PPT階(jie)段的(de)玩家,將越發艱難,留(liu)給他(ta)們的(de)時(shi)間(jian)不多了。
但另一方(fang)面,近(jin)幾年(nian)的(de)大(da)量資(zi)本瘋狂涌(yong)入新能(neng)源車,盡管推動了(le)行業的(de)高速發展,為國(guo)家經(jing)濟(ji)結構(gou)改革做(zuo)出巨大(da)貢(gong)獻(xian)。但不可否認的(de)是,這也(ye)帶(dai)來了(le)太多無序的(de)擴(kuo)張(zhang),盡管新能(neng)源車賽道(dao)巨大(da),但在容納海量資(zi)本之后,賽道(dao)也(ye)變得擁擠不堪,導(dao)致(zhi)資(zi)本低效內耗競爭(zheng)、人才和土地等資(zi)源浪費。
放(fang)眼周(zhou)圍,中國的(de)(de)還有太多代表未來的(de)(de)重要科技(ji)產(chan)業急需資本的(de)(de)灌溉和人(ren)才(cai)的(de)(de)關注,去突破國外的(de)(de)限制(zhi),而這么多資本卻(que)只愿意(yi)扎(zha)堆新能(neng)源車,這多少讓人(ren)覺得扼腕嘆息(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