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產能居高不下的國內大小鋼企,面對經濟下滑需求不振的挑戰,進入‘嚴冬’,看誰能撐到最后。”這成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鋼鐵工業科技大會國內鋼企負責人...
產能居高不下(xia)的(de)(de)國(guo)內(nei)(nei)大小鋼企,面對經濟(ji)下(xia)滑需求不振的(de)(de)挑戰,進入(ru)‘嚴冬’,看(kan)誰能撐(cheng)到最后。”這成為(wei)近日在北(bei)京舉行的(de)(de)中國(guo)鋼鐵工業科技大會國(guo)內(nei)(nei)鋼企負責人的(de)(de)共同感受。
有鋼企負責人甚至表示,鋼鐵市場的“嚴冬”還需要至少3至5年,這就要求(qiu)鋼(gang)鐵企業必(bi)須通過科技(ji)創新(xin)尋求(qiu)鋼(gang)鐵工業新(xin)的發展模(mo)(mo)式,尋求(qiu)新(xin)的增長點和新(xin)的盈利模(mo)(mo)式。
歷史最差時期
“現在已經是歷史最差的時候,形勢比2008年嚴峻得多。去年行(xing)業(ye)(ye)毛利(li)率不到(dao)0.4%,已經是(shi)(shi)20多個行(xing)業(ye)(ye)中(zhong)最(zui)低。以我(wo)們做企業(ye)(ye)的體會,今(jin)年上(shang)半年全行(xing)業(ye)(ye)實際上(shang)是(shi)(shi)虧損的。”馬鋼科(ke)技(ji)創(chuang)新(xin)部(bu)經理張建說。
在華菱湘鋼副總工程師劉永龍看來,鋼貿企業“蓄水池”作用在減小,不愿意拿貨,而鋼鐵企業也不愿降速,不想減產,市場銷量沒有起色,但鋼廠庫存在不斷增加。鋼鐵行業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地步。
近期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了一批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和公路建設項目。此舉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托市”。對此,張建認為,短期內鋼市行情會有小起伏。對于長期影響,張建則持悲觀看法,“這輪冬天肯定會持續相當長時間”。
轉變盈利模式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王青海指出:“重復建設嚴重,產能過剩,資源環保壓力加大等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生產經營面臨嚴峻形勢,這些要求我們必須通過科技創新尋求鋼鐵工業新的發展模式,尋求新的增長點和新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科技水平與國際差距逐步縮小,設計鋼鐵產業戰略性重大技術已難以通過引進吸收獲取,只有通過自主創新。”
據劉永龍介紹,以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的降本增效,從礦原料、產品、價格入手調結構,以改善工藝技術等為手段的技術創新,以及激活體制機制加強企業管理等四種辦法,被作為短期應對“嚴冬”的措施。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yu)公(gong)網(wang)安備41019702003604號(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