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公告稱,對原產于中國的石墨電極系統作出(chu)反(fan)傾(qing)銷肯(ken)定性終裁,8日起對涉(she)案產品(pin)征收23%-74.9%的反(fan)傾(qing)銷稅。
本(ben)案傾(qing)銷和損(sun)害(hai)調查(cha)期(qi)為2020年1月1日-2020年底(di),損(sun)害(hai)調查(cha)期(qi)為2017年1月1日至傾(qing)銷和損(sun)害(hai)調查(cha)期(qi)結束。
除部分歐(ou)盟(meng)極少(shao)生產(chan)(chan)的石(shi)墨(mo)電極外,遼(liao)寧(ning)方大集團實業(ye)有限公(gong)司旗下四家炭素(su)企業(ye)、遼(liao)寧(ning)丹(dan)炭科技集團有限公(gong)司(下稱遼(liao)寧(ning)丹(dan)炭),以(yi)及(ji)南京(jing)揚子碳素(su)集團旗下三家公(gong)司等中國企業(ye)出口(kou)至歐(ou)盟(meng)的產(chan)(chan)品,將被征(zheng)收(shou)反傾銷(xiao)稅。
石墨(mo)電極(ji)是一種耐高溫的(de)石墨(mo)質導電材料,是煉(lian)(lian)鋼業(ye)、煉(lian)(lian)硅業(ye)及黃磷冶煉(lian)(lian)業(ye)的(de)重要消耗材料。
數據顯示,國內石墨(mo)電極企(qi)業(ye)格局較為(wei)分散(san)。截至2021年底,方大炭(tan)素新材(cai)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方大碳素)擁(yong)有石墨(mo)電極年產能29.5萬噸,市占率達17.18%,是行業(ye)老二(er)遼寧丹炭(tan)的近三倍。
歐(ou)委會(hui)發(fa)布的(de)長達(da)31頁(ye)的(de)公告,詳細論述了包括中(zhong)國機電(dian)商會(hui)(CCCME)、歐(ou)洲鋼鐵(tie)協會(hui)(Eurofer)、進口商、中(zhong)方出(chu)口商等多方在裁定(ding)過程中(zhong)的(de)論點及論據。
本反(fan)傾(qing)銷訴(su)訟的原(yuan)告為歐(ou)洲鋼(gang)鐵協會(hui)、法國益瑞石公(gong)司(si)(Imerys)、俄羅斯(si)新利佩茨克鋼(gang)鐵公(gong)司(si)(NLMK)歐(ou)洲部(bu)、米(mi)薩諾公(gong)司(si)(MISANO)等;應訴(su)方為中國機電商會(hui)、方大碳素等企業。
不愿具名(ming)的中方(fang)企業(ye)人(ren)士表示,中方(fang)始終在積(ji)極應訴,對(dui)于終裁(cai)結果及相關(guan)影響不便透露。
2021年2月17日,應三家歐(ou)盟企業于當(dang)年1月4日提出的申請,歐(ou)委會對原產于中國(guo)的石墨(mo)電極系(xi)統進(jin)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當年(nian)10月15日,歐委會對該案(an)作出反傾銷(xiao)肯(ken)定性初裁(cai)。
歐(ou)委會(hui)認為(wei),中國對歐(ou)出口(kou)(kou)產品增(zeng)加,損害了歐(ou)洲(zhou)(zhou)的(de)相關(guan)產業(ye)。2020年(nian),歐(ou)洲(zhou)(zhou)因鋼鐵產能下降(jiang)(jiang)以及(ji)疫情等原因,對炭(tan)素需(xu)求下降(jiang)(jiang),但從中國進(jin)口(kou)(kou)的(de)商品數量同比增(zeng)長12%,市(shi)場份(fen)額達33.8%,增(zeng)加11.3個百分點;歐(ou)洲(zhou)(zhou)工(gong)會(hui)企業(ye)等市(shi)場份(fen)額,從2017年(nian)的(de)61.1%下降(jiang)(jiang)到2020年(nian)的(de)55.2%。
案件調查涉及產品重疊度、石油(you)焦的來(lai)源及成本、運輸費用、電(dian)力、計算(suan)方式等多(duo)個(ge)參考標準(zhun),中國機電(dian)商會(hui)、方大集團、遼寧(ning)丹炭等中方主體均提出了質疑,認為歐委(wei)會(hui)采用的標準(zhun)存在扭曲(qu)。
案件調查涉及產品重(zhong)疊度(du)等多個參(can)考維度(du)。中(zhong)國機電商會(hui)、方大集團(tuan)、遼寧丹炭等中(zhong)方主體均提(ti)出質疑,認(ren)為歐委會(hui)采用的(de)標準存在扭曲。
但大多訴求被歐委會駁回(hui),理由是中方企業并未(wei)提出(chu)更優或者(zhe)不扭曲的基準或標準。
中國(guo)(guo)是(shi)石墨(mo)電極出口(kou)大國(guo)(guo)。資(zi)料顯示,近年海外對中國(guo)(guo)石墨(mo)電極出口(kou)反(fan)傾銷調查不斷(duan),這(zhe)是(shi)由于(yu)國(guo)(guo)內(nei)石墨(mo)電極價格低廉且(qie)品質逐(zhu)步上升(sheng),出口(kou)量逐(zhu)年提(ti)升(sheng)的緣故。
自1998年(nian)起,印度、巴西(xi)、墨(mo)西(xi)哥及美國先(xian)后對中國石墨(mo)電(dian)極進(jin)行反(fan)傾銷調(diao)查并征收反(fan)傾銷稅(shui)。
數(shu)據顯示,中國石(shi)墨電極主要出(chu)口地區包(bao)括俄(e)羅斯、馬來西亞(ya)、土(tu)耳其、意大利等。
2017-2018年(nian),海外石(shi)墨(mo)電(dian)(dian)極產能(neng)逐(zhu)步退出,美國(guo)(guo)GRAFTECH、德國(guo)(guo)西格里SGL等公司(si)不斷縮減產能(neng),并分別關(guan)閉國(guo)(guo)外工廠三(san)家(jia),減少(shao)約20萬噸產能(neng),海外供需缺(que)口(kou)加劇(ju),帶動中國(guo)(guo)石(shi)墨(mo)電(dian)(dian)極出口(kou)需求回升(sheng)。
業內人士預計,2025年中國石墨電極出口量有望(wang)達到(dao)49.85萬噸,較2021年增長17%。
而數據顯(xian)示,2021年國內石墨電極產能為175.9萬噸(dun)。出口量為42.62萬噸(dun),同(tong)比(bi)大幅增長27%,創近五(wu)年同(tong)期最高水(shui)平。
石墨電極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電弧爐煉鋼、礦熱爐冶煉黃磷、磨料及工業(ye)硅(gui)四個行業(ye),其中電弧爐煉(lian)鋼需求較大。
資料顯(xian)示,2020年鋼鐵行業對(dui)石墨電極(ji)的需求(qiu)約占總(zong)需求(qiu)量一半。若只考慮國(guo)內需求(qiu),電弧爐煉鋼消費的石墨電極(ji)占約總(zong)消費量八成。
分(fen)析人士指出,石墨(mo)電(dian)極屬于高耗能、高碳(tan)排行(xing)業,伴隨著政(zheng)策(ce)從控(kong)能耗向控(kong)碳(tan)排轉換,石墨(mo)電(dian)極供需(xu)格局將迎(ying)來明顯(xian)改善。短流程(cheng)電(dian)爐鋼相(xiang)較于長流程(cheng)鋼廠有明顯(xian)的控(kong)碳(tan)優(you)勢,石墨(mo)電(dian)極行(xing)業需(xu)求有望快速提升。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公網安(an)備(bei)41019702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