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she)成(cheng)功,中國科學(xue)院金屬(shu)研究所(以(yi)下簡稱“金屬(shu)所”)多項材料技術成(cheng)果(guo)在(zai)“天和(he)”核心艙獲(huo)得應用。
其中,首次應用于核心艙電推進系統中的霍爾推力器腔體采用了由金屬所研制的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電推進系統也稱電火箭發動機,是一種先進的空間推進技術,其主要特點是比沖高、壽命長、控制精度高。霍爾推力器中等離子體的電離、加速均在由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做成的放電腔中完成,因此放電腔可以比喻成霍爾推力器的“心臟”。金屬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陳繼新副研究員,帶領團隊解決了氮化硼陶瓷材料強度低、易吸潮、腔體放電狀態不穩定、抗離子濺射能力差等難題,研制出具備低密度、高強度、抗熱震、耐濺射、易加工、絕緣性能好等優點的氮化硼基復合材料,滿足了推力器對陶瓷腔體材料的要求。此外,霍爾推力器中還有多種部件也采用了該陶瓷材料作為高電壓與低電壓之間的絕緣介質。該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已廣泛應用在重大航天計劃中,滿足了航天器對陶瓷腔體材料的高要求。
由金屬所師昌緒先進材料創新中心馬宗義團隊研制的高性能碳化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SiC/Al)應用于太陽翼伸展機構關鍵部件,保證了電源系統的順利展開。團隊突破了粉末冶金批量制備技術、各向同性中厚板塑性成形技術,坯錠生產效率提升5倍以上,板材成品率提升20%,產品批次間性能差異Cv<5%。目前該團隊已為空間站電源系統提供了十余批次產品。“天和”核心艙還首次采用大面積可展收柔性太陽電池翼,采用6臺有源機構三維五步展開,展開過程中,數節伸展機構依次向外推出,帶動太陽翼向外展開,展開過程持續40分鐘。
此外,金屬所師昌緒先進材料創新中心段德莉團隊研制的多種鎧裝熱控器件應用在核心艙推進系統的熱控中,平面異形(片式)加熱器應用于雙組元推力器噴注腔室的熱控,滿足了核心艙對熱控低功耗和減少推進媒質消耗的雙難要求。高電阻密度(條式)加熱器應用于小型姿態控制推力器的頭部熱控,為提高核心艙與后續飛船對接的精確控制打下堅實基礎。
金(jin)屬所材料(liao)腐蝕(shi)與(yu)防(fang)護中(zhong)心(xin)韓恩厚、宋影(ying)偉(wei)團隊(dui)研制的鎂(mei)合(he)金(jin)表面(mian)處理技術應(ying)用于核心(xin)艙醫(yi)學樣本(ben)分析與(yu)高(gao)(gao)微(wei)(wei)重(zhong)力科(ke)(ke)學實驗(yan)柜(ju)(簡稱(cheng)高(gao)(gao)微(wei)(wei)柜(ju))、無容(rong)器科(ke)(ke)學材料(liao)實驗(yan)柜(ju)的主結(jie)構子系(xi)統、高(gao)(gao)微(wei)(wei)柜(ju)懸浮實驗(yan)系(xi)統自動鎖緊(jin)釋放(fang)機構中(zhong)所用的鎂(mei)質部件,滿足(zu)了減重(zhong)、耐蝕(shi)、導(dao)電(dian)等多(duo)功能要求。
此次隨(sui)艙發射(she)的還(huan)有金(jin)屬所無(wu)容(rong)器材(cai)料(liao)實驗樣品。
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制作(zuo)的霍(huo)爾推進器腔體(ti)
碳化硅顆粒(li)增強鋁(lv)基復合材料(liao)應用于太陽(yang)電(dian)池(chi)翼伸展機構關鍵部件
鎧裝(zhuang)熱控器件(jian)應(ying)用(yong)在核心艙推進(jin)系統中
表面處理后鎂合金(jin)部件在(zai)核心(xin)艙科學實驗(yan)柜中(zhong)應(yi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