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9月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采取五大措施促進民間投資,包(bao)括(kuo)放(fang)寬(kuan)準(zhun)入,大(da)力清理(li)針對民間資(zi)(zi)本(ben)準(zhun)入的(de)不合理(li)限制,鼓勵金融機構利用大(da)數據(ju)為民企提(ti)供(gong)貸款和(he)信(xin)息服(fu)務,抓(zhua)好產權(quan)保護,并推出一批盈利較為確定的(de)項目吸引(yin)民間資(zi)(zi)本(ben)進入等(deng)(deng)等(deng)(deng)。
國家發改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嚴鵬程:
為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進一步鞏固民間投資發展的良好勢頭,前不久,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改革舉措破除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的發展障礙,激發經濟的活力和動力。為貫徹落實好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國家發改委已經召開專題會議并印發文件對相關工作做出部署安排,目前,正會同有關方面抓緊落實。下一步,總的考慮是從五個層面發力:
一是抓放寬準入。繼續大力清理針對民間資本準入的不合理限制,逐步消除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等領域的各類門檻,取消和減少阻礙民間投資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的附加條件,下更大力氣破除各類隱形壁壘,解決好民間投資“不能投”的問題。
二是抓政策支持。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建立分層次的項目投融資對接機制,研究推廣有關地方建立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的做法,鼓勵地方設立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基金,鼓勵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為民營企業貸款提供支撐,引導金融資源流向民營企業,解決好“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三是抓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特別是政務誠信建設力度,開展產權保護領域政務失信專項治理行動,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措施,多措并舉降低企業成本,解決好“不愿投不敢投”的問題。
四是抓信息服務。充分發揮政府部門數據資源集中和權威的優勢,有效釋放產業政策導向和行業發展信息,在環保、交通能源、社會事業等方向,向民間資本集中推薦一大批商業潛力大、投資回報機制明確的項目,引導民營企業通過PPP模式規范參與基礎設施等補短板建設,解決好“不知道往哪投”的問題。
五是(shi)抓產(chan)權保(bao)(bao)護(hu)。推動涉及產(chan)權保(bao)(bao)護(hu)的(de)規章、規范(fan)性文件清理工作(zuo),推動涉產(chan)權冤錯案件甄(zhen)別糾(jiu)正工作(zuo)取得更大(da)突破(po),推動地方解決一批群眾反(fan)映強烈的(de)產(chan)權糾(jiu)紛問(wen)題,增信心(xin)、穩恒(heng)心(xin),提升民(min)間投資的(de)“安全(quan)感(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