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作為機械設備中不可或缺的(de)核心零部件,支(zhi)撐機械旋轉(zhuan)體,降(jiang)低(di)摩擦系(xi)數并(bing)保證回轉(zhuan)精度。無論飛機、汽車、高鐵(tie),還是高精密機床、儀(yi)(yi)器儀(yi)(yi)表,“凡是旋轉(zhuan)的(de)部分,都(dou)需要軸承”。
01 軸承現狀
世界軸承市(shi)場(chang)70%以上的份(fen)額(e),被十大(da)(da)跨國(guo)軸承集團公司(si)所占據(ju),其(qi)中美國(guo)占23%、歐(ou)盟(meng)占21%、日(ri)本占19%。世界軸承市(shi)場(chang)基本是由(you)日(ri)本NSK 等(deng)五大(da)(da)公司(si)、瑞典SKF 公司(si)、德國(guo)FAG 等(deng)兩家(jia)公司(si)、美國(guo)Timken 等(deng)幾家(jia)公司(si)所主(zhu)導。
同時,世界軸(zhou)承(cheng)行業的(de)(de)高端(duan)市場被上述企業所壟斷,而中低檔市場則主要集(ji)中于中國。而我國瓦軸(zhou)等10家(jia)最大的(de)(de)軸(zhou)承(cheng)企業,銷(xiao)售(shou)額僅(jin)占全行業的(de)(de)24.7%,前30家(jia)的(de)(de)生產集(ji)中度也(ye)僅(jin)為37.4%。
當前我們的設計和制造技術基本上是模仿,產品開發能力低,在某些核心技術的研發領域甚至還是空白。雖然對國內主機的配套率達到80%,但高速鐵路客車、中高檔轎車、計算機、空調器、高水平軋機等重要主機的配套和維修軸承,基本上依靠進口。
我國軸承工業制造工藝和工藝裝備技術發展緩慢,車加工數控率低,磨加工自動化水平低,全國僅有200多條自動生產線。
對(dui)軸承壽命和(he)(he)可靠性至(zhi)關重要的(de)先進(jin)熱(re)處理工藝和(he)(he)裝備,如(ru)控(kong)制氣氛保護(hu)加熱(re)、雙(shuang)細化、貝氏體淬火等覆(fu)蓋(gai)率低,許多技術難(nan)題(ti)攻關未能取得突破。
軸承鋼新鋼種的研發,鋼材質量的提高,潤滑、冷卻、清洗和磨料磨具等相關技術的研發,尚不能適應軸承產品水平和質量提高的要求。
02 高端軸承制造難點
我們國家制(zhi)軸(zhou)工藝已經接(jie)近世界頂尖水平,但(dan)材(cai)質——也(ye)就(jiu)是高端軸(zhou)承(cheng)用鋼幾乎(hu)全部依賴進口。
“PPM”在煉鋼中是氧含量的單位,意指百萬分率或百萬分之幾。一般而言,在鋼鐵行業,8個PPM的鋼屬于好鋼;5個PPM的鋼屬于頂級鋼,正是高端軸承所需要的。
高端軸承用鋼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基本上被世界軸承巨頭美國鐵姆肯、瑞典SKF所壟斷。前幾年,他們分別在山東煙臺、濟南建立基地,采購中國的低端材質,運用他們的核心技術做成高端軸承,以十倍的價格賣給中國市場。
煉鋼過程中加入稀土,就能使原本優質的鋼變得更加“堅強”。但怎么加,這是世界軸承巨頭們的核心秘密。
近日(ri),中科院(yuan)金屬所材料加(jia)工模擬研究團隊通過對單(dan)重百噸級大鋼錠(ding)的(de)(de)實(shi)物解剖和計算,發(fa)現雜質(zhi)是導致成分不均勻的(de)(de)主要(yao)根源,據此開發(fa)了商用稀土(tu)合金的(de)(de)純(chun)凈(jing)化(hua)制備技術(shu)(shu)和稀土(tu)在(zai)鋼中特殊加(jia)入技術(shu)(shu),從而突(tu)破了稀土(tu)在(zai)鋼中進(jin)行工業化(hua)應用的(de)(de)技術(shu)(shu)瓶頸,實(shi)現了在(zai)鋼中添加(jia)稀土(tu)后的(de)(de)工藝順(shun)行和性能穩(wen)定。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yu)公網安備(bei)41019702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