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中國制造”的(de)品(pin)質革(ge)命(ming)正式開啟!今年的(de)政府工(gong)作(zuo)報告明確(que)提出,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tui)進與國際先(xian)進水平對標(biao)(biao)達標(biao)(biao),弘揚(yang)工(gong)匠(jiang)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de)品(pin)質革(ge)命(ming)。
制造業可謂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其可持續成長取決于量與質的均衡遞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制造水平已得到空前提升,但時至今日賴以制勝的成本優勢早已在不知不覺中煙消云散。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不僅僅是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會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利實現新舊動能轉換起到重要的牽引作用。
制造業的品質革命是個系統工程。從生產企業內部來講,人員素質、機器設備、原材料、方法工藝、生產環境、檢測方法等各個基礎要素都要過硬,每一個環節都要高標準、嚴要求,一把尺子量到底;從政府角度而言,要為制造業的品質提升給支持、發紅利,具體體現在推動金融支持、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政策、為科技成果轉化建機制搭平臺、加快培養技能型勞動者大軍等各個方面。
品質絕不是高科技產品的專有名詞,品質應當是從日用品到高精尖領域等各行各業共同追求的目標。制造業有個樸素的品質真理,那就是——做電飯煲的,你能不能讓煮出來的米飯粒粒晶瑩不粘鍋;做吹風機的,你能不能讓頭發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你能不能讓每一位主婦手起刀落,輕松省力。做到以性能打動人心是所有制造行業的品質追求,人們日益提高的品質需求也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真正契機。
我(wo)們要(yao)形成重視(shi)科技創新、保護(hu)知識產(chan)(chan)權(quan)、愛(ai)護(hu)科研人才的(de)氛圍,做高做精(jing)(jing)中國“智(zhi)”造;我(wo)們要(yao)在全(quan)(quan)社會弘(hong)揚(yang)工匠精(jing)(jing)神(shen),讓追求(qiu)極(ji)致完美的(de)精(jing)(jing)益求(qiu)精(jing)(jing)精(jing)(jing)神(shen)滲透到每件產(chan)(chan)品、每道工序(xu)。只(zhi)要(yao)全(quan)(quan)社會形成合力(li),這場(chang)中國制造的(de)品質革命必將大獲全(quan)(quan)勝。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公網安備41019702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