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上年上漲(zhang)6.3%。其中,在影(ying)響CPI的(de)(de)因素中,食品價格(ge)下降(jiang)(jiang)1.4%,是自(zi)(zi)2003年以(yi)來的(de)(de)首次(ci)下降(jiang)(jiang);而PPI則是結束了自(zi)(zi)2012年以(yi)來連續5年的(de)(de)下降(jiang)(jiang)態勢(shi)。
數據(ju)顯示,2017年全(quan)年CPI漲幅較2016年收窄,但核心CPI同比(bi)增速卻有(you)所上(shang)升。上(shang)海財經(jing)大學(xue)“中國宏觀(guan)經(jing)濟形勢分(fen)析(xi)與(yu)預測”課題(ti)組分(fen)析(xi)指出,食品價格出現(xian)14年來的(de)首(shou)次(ci)下(xia)降(jiang)主要(yao)受(shou)豬(zhu)肉(rou)(rou)和(he)鮮菜價格影響。這(zhe)一(yi)方面(mian)受(shou)嚴寒(han)、洪澇等天氣(qi)原因,以及豬(zhu)肉(rou)(rou)價格處于上(shang)升周(zhou)期(qi)所影響,導致2016年同期(qi)基數較高;另(ling)一(yi)方面(mian)2017年天氣(qi)轉好(hao),特別是(shi)冬天除個別寒(han)冷地(di)區(qu)(qu)外,大部分(fen)地(di)區(qu)(qu)氣(qi)溫(wen)變(bian)化溫(wen)和(he),有(you)利于蔬菜生產和(he)存儲運輸,市場(chang)供應充(chong)足,鮮菜價格大幅回落(luo),同時豬(zhu)肉(rou)(rou)價格經(jing)過(guo)前期(qi)上(shang)漲并保持一(yi)段(duan)時間高位后(hou),開始(shi)進入下(xia)降(jiang)周(zhou)期(qi),從5月到10月的(de)每月降(jiang)幅都超過(guo)10%,對物價形成下(xia)拉(la)作(zuo)用。
在非食品價(jia)格(ge)(ge)和核心(xin)CPI方面,增幅最為明顯的為醫療保(bao)健價(jia)格(ge)(ge),全(quan)年共上漲6.6%,其中9月同比增幅高達7.9%,創近20年來新高。“這一方面是(shi)受醫藥生(sheng)產成本上升(sheng),以及公(gong)立醫院醫藥價(jia)格(ge)(ge)綜合(he)改(gai)革的影響,使得醫療服務價(jia)格(ge)(ge)上升(sheng)較(jiao)快;另一方面隨著人民(min)生(sheng)活水平不斷提(ti)高,對生(sheng)命健康越來越重視,刺激了(le)醫療保(bao)健的需求(qiu)。”上財(cai)課題組分析。
除(chu)醫療保健價(jia)格增速較快以外,家(jia)庭服務(wu)價(jia)格增幅也較大,約為CPI增速的(de)兩倍(bei),拉動CPI上升約1個百(bai)分點,貢獻率約為70%。這(zhe)在一定(ding)程度上反映(ying)出勞動力成本的(de)上升已(yi)成為影響我國消費(fei)價(jia)格變化(hua)的(de)重要因素之一。
在PPI方(fang)面,2017年(nian)生產資料(liao)價(jia)格(ge)(ge)變化對(dui)PPI漲幅(fu)(fu)(fu)的貢獻率達98%左右。上財課題組指出,PPI結束自2012年(nian)以來(lai)連續5年(nian)的下降態勢主(zhu)要實收國際大(da)(da)宗商品價(jia)格(ge)(ge)影響。去(qu)(qu)年(nian)全年(nian)國際大(da)(da)環境復蘇良(liang)好,特別是歐洲,因此相應(ying)增(zeng)加(jia)了對(dui)原油的需求,同時原油的供(gong)給并(bing)沒有因需求的增(zeng)加(jia)而大(da)(da)幅(fu)(fu)(fu)增(zeng)加(jia)。此外,國內去(qu)(qu)產能、去(qu)(qu)庫(ku)存等措施也使得上游產業價(jia)格(ge)(ge)大(da)(da)幅(fu)(fu)(fu)回升。
綜觀2017年全年,CPI與PPI之間的傳導機制依舊不暢通,剪刀差持續擴大,在CPI持續承壓,PPI漲幅縮窄(zhai)趨勢(shi)明顯的2018年,CPI和(he)PPI又將走(zou)出(chu)怎樣的“路線”?
交通銀行(xing)金融研究中心首席(xi)經濟學(xue)家連平指出(chu),2018年(nian)豬肉價格(ge)將進入上(shang)(shang)行(xing)周期,食品價格(ge)可能(neng)恢復性回(hui)升,成為(wei)推(tui)動2018年(nian)CPI上(shang)(shang)升的主要(yao)因素,“同時價格(ge)漲勢可能(neng)會(hui)從生產端(duan)向(xiang)消費端(duan)轉移(yi),預計(ji)2018年(nian)CPI同比漲幅上(shang)(shang)升至2%左(zuo)右。”
而在PPI方面(mian),未來大宗商品價(jia)格(ge)難以持續(xu)大幅上升(sheng),輸入(ru)性(xing)因素對(dui)PPI的抬升(sheng)作用也將逐步(bu)減弱(ruo),因此預(yu)計2018年PPI漲(zhang)幅回落(luo)至3.5%左右(you)。
上財課(ke)題組通過測(ce)量能反映一般物價水平走(zou)向的GDP平減指(zhi)數(shu)預測(ce),2018年(nian)我國CPI和(he)(he)PPI增速總(zong)體依然會(hui)處于合理區間,保持基本平穩、溫和(he)(he)波動態勢,2018年(nian)全(quan)年(nian)CPI和(he)(he)PPI的剪刀差相(xiang)比(bi)2017年(nian)將明顯縮(suo)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