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包頭市開發區稀土大廈以南的24畝土地上,四座現代化大樓拔地而起。這個被當地政府寄予厚望的“金融廣場”商業地產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股票、債券、期貨、保險等金融...
包頭市開發區稀土大廈以南的24畝土地(di)(di)上,四座現(xian)代化大樓拔地(di)(di)而起。這個被(bei)當地(di)(di)政府寄予厚望的(de)“金融廣場(chang)(chang)”商業(ye)地(di)(di)產項目(mu),建成(cheng)后將成(cheng)為集(ji)股(gu)票、債(zhai)券、期貨、保險等金融業(ye)務(wu)于一體的(de)交(jiao)易營(ying)運場(chang)(chang)所。
不過,為了將醞釀已久的稀土交易平臺盡早孵化,包頭方面顯然已經等不及金融廣場正式投運。8月8日,在(zai)第四(si)屆中國包頭稀土產(chan)業(國際)論壇舉行之際,包頭稀土產(chan)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于金融廣場(chang)掛牌(pai)成立。工(gong)業和信(xin)息化部(bu)副部(bu)長蘇波與(yu)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王波一起,為(wei)交易所揭牌(pai)。
中國近兩年對于稀土行業集中管制,稀土產品價格劇烈波動,一度對下游應用行業造成影響,有人甚至質疑稀土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成立全國性稀土交易平臺,被認為是中國探尋稀土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一次嘗試,行業主管部門希望借此推動稀土價格市場化、透明化,避免大起大落。
在包頭稀土交易所掛牌當日,運行機制、交易規則、產品設計等細節未被披露。交易所牽頭人張忠稱,公司的合法手續已經完成,中鋁、五礦、中色等央企均成為股東。但交易所目前處于籌備階段,真正運行還需要一段時間。
這令外界擔心,包頭稀土交易所為了爭做全國性稀土交易平臺而匆匆上馬,后續運行可能不會太順利。
此前,江西省于去年底率先成立江西贛州稀有金屬交易所。該地區中重稀土產量約占全國中重稀土產量的80%。盡(jin)管如此,贛州(zhou)稀有金屬交(jiao)易所正式(shi)運行以來的(de)成交(jiao)量屈(qu)指可數。
各地爭建稀土交易所的背后,實為各方對稀土定價權的覬覦。經過兩年調整,稀土行業的重心已從礦產資源的跑馬圈地,轉移至游戲規則的設計主導權之爭。
定價機制缺失
稀土產品價格隨著政策的密集出臺而迅速提升,曾被很多人認為是近兩年來稀土行業整肅的最大成就,但這一輪“政策市”卻令下游行業不堪重負。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稀土價格經歷了一波“過山車”式的暴漲暴跌。2011年1月(yue)-8月(yue),鏑鐵合金從1月(yue)4日的145萬元/噸漲(zhang)(zhang)到8月(yue)30日的1230萬元/噸,漲(zhang)(zhang)幅為(wei)748.28%。漲(zhang)(zhang)幅最(zui)低的為(wei)氧化鐠,也有304.26%。
但從去年7月份開(kai)始,市場價格急轉直下,氧化鑭從16萬(wan)(wan)(wan)(wan)元(yuan)(yuan)(yuan)/噸(dun)跌(die)(die)至(zhi)年底(di)的12萬(wan)(wan)(wan)(wan)元(yuan)(yuan)(yuan)/噸(dun),氧化鈰價格從19萬(wan)(wan)(wan)(wan)元(yuan)(yuan)(yuan)/噸(dun)跌(die)(die)至(zhi)13萬(wan)(wan)(wan)(wan)元(yuan)(yuan)(yuan)/噸(dun),氧化鐠則從最高(gao)峰的110萬(wan)(wan)(wan)(wan)元(yuan)(yuan)(yuan)/噸(dun)左(zuo)右跌(die)(die)至(zhi)68萬(wan)(wan)(wan)(wan)元(yuan)(yuan)(yuan)/噸(dun)。跌(die)(die)勢持續到今年上半年,交易量隨之大幅縮水。
對于國內外稀土下游企業而言,價格平穩至關重要,這關系到企業能否鎖定采購預算。以一家歐洲稀土下游用戶為例,該公司每年分六七次采購鑭、鈰、鐠、釹,去年上半年每次采購,詢價均較上月高10%。不但如此,在得到供應商報價(jia)后(hou),這家公司必須在24小(xiao)時內作出決(jue)定,確認合同,支付貨款,否(fou)則價(jia)格就(jiu)要重談。
“任何一種大宗商品都應該有價格波動的范圍,我能夠鎖定這個范圍就好。但稀土市場沒有一個透明的價格機制。”這家歐洲公司的采購員對此倍感無奈。
同時,稀土生產企業并未因為獲得高額利潤而感到欣喜。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gu)份有(you)限公司(下稱(cheng)包鋼(gang)稀土)2011年實(shi)現銷售收入115.28億(yi)元(yuan),凈利潤高達34.78億(yi)元(yuan),同比大增363.33%。但該公司高管多(duo)次(ci)在公開(kai)場(chang)合表達對稀土產業未來發展的擔憂——苦心培(pei)育多(duo)年的下游市場(chang),或因(yin)價格亂(luan)象而遭重創。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稀土下游用戶或減少用量、或尋求替代品。包頭天驕清美稀土拋光粉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凌霄稱,去年稀土拋光粉行業客戶已經將替代品列為重點課題進行攻關。在玻璃飾品行業,采用氧化鋁全部或部分替代稀土拋光粉已經獲得成功。
缺失合理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導致整條稀土產業鏈陷入困境。長期以來,稀土產品主要執行出廠價,基礎價格參考大型稀土企業的掛牌價,實際成交價格由供需雙方商定。
稀土原礦資源主要掌控在大中型國企手中,按生產企業制定出廠價的模式,廠家理應掌控定價權。然而,由于大量稀土貿易商以及正規市場之外的“黑礦”存在,即使像包鋼稀土這樣在全球輕稀土市場占有率超過60%的企業,也難以在(zai)價格失控(kong)時(shi)穩(wen)定市場。
迄今為止,對于從中國進口稀土的企業來說,最感困惑的是中國國內的稀土價格是模糊的。美國稀有金屬研究權威、技術金屬研究有限公司(TechnologyMetalsResearchLLC)首席執(zhi)行官杰克·利夫(fu)頓(JackLifton)認為,如(ru)果能夠通(tong)過建立市(shi)場(chang)化交易(yi)平臺準確(que)發布稀土產品價格,就有助于平抑稀土市(shi)場(chang)的價格波動。
中國政府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希望仿照國際上現有的大宗商品定價系統,為稀土產業量身定做公開的市場化交易平臺,直接面對全國甚至是全球稀土市場。
包交所早產?
盡管包頭稀土交易所尚不成熟,但張忠還是決定盡早掛牌。作為包鋼稀土總經理,張忠是包頭稀土交易所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截至8月8日,包頭稀(xi)(xi)(xi)土交易所(suo)共有(you)(you)(you)十家股東(dong):包鋼稀(xi)(xi)(xi)土、國家物資儲備調節(jie)中(zhong)心(xin)、中(zhong)國有(you)(you)(you)色金屬建設股份有(you)(you)(you)限(xian)公(gong)(gong)司(si)、四川江銅稀(xi)(xi)(xi)土有(you)(you)(you)限(xian)責任公(gong)(gong)司(si)、廈(sha)門(men)鎢業股份有(you)(you)(you)限(xian)公(gong)(gong)司(si)、中(zhong)國稀(xi)(xi)(xi)有(you)(you)(you)稀(xi)(xi)(xi)土有(you)(you)(you)限(xian)公(gong)(gong)司(si)、五礦稀(xi)(xi)(xi)土有(you)(you)(you)限(xian)責任公(gong)(gong)司(si)、廣東(dong)省稀(xi)(xi)(xi)土產業集團、甘肅稀(xi)(xi)(xi)土新材料股份有(you)(you)(you)限(xian)公(gong)(gong)司(si)、內蒙古高(gao)新控股有(you)(you)(you)限(xian)公(gong)(gong)司(si)。
為保證各參與方擁有平等話語權,首批發起人實行同股同權,各家出資1000萬(wan)元,總注冊(ce)資本為1億元。
張忠仍在努力說服贛州重稀土企業加入,從現有發起單位來看,交易所明顯偏“輕”。雖然上述發起方中,多家公司或多或少掌控一些中重稀土資源,但其規模難與贛州比肩。僅就近年平均數據來看,贛州重稀土產量超過全國重稀土產量的70%。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已有兩家贛州稀土企業有意加盟,但資本金并未到位,故未提及。
從謀劃到掛牌,包頭稀土交易所歷時兩年。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稀土生產基地,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希望通過稀土交易平臺形成市場化的價格,打消外商對于政府操縱價格的疑慮。
2011年5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發文,同意包頭(tou)市組建(jian)“包頭(tou)稀土產品交(jiao)(jiao)易(yi)(yi)所有(you)限(xian)公(gong)司”,經營范圍(wei)不得包含“大宗商品中遠期(qi)交(jiao)(jiao)易(yi)(yi)、大宗商品中遠期(qi)交(jiao)(jiao)易(yi)(yi)市場管理、倉單交(jiao)(jiao)易(yi)(yi)”。這意味著該(gai)交(jiao)(jiao)易(yi)(yi)所只(zhi)能交(jiao)(jiao)易(yi)(yi)現貨。
成立稀土交易所最大的好處是:消除中間商環節,使得買賣更流暢、市場信息更清晰。上海華明高納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稀土買賣有很大的信息不對稱,買賣都是通過熟悉的中間商進行,下游用戶有時候買不到貨、看不清價格。交易所可以實現供應商和采購商直接通過電子平臺接洽,保證了供應的穩定,推動了價格的市場化。
盡管“誰來唱戲”、“如何唱”尚不為人知,但包頭稀土交易所在業內確實已廣為人知。
贛交所陰影
在江蘇省稀土行業協會辦公室主任蔡樂敏看來,稀土交易平臺雖然成立了,但短期內不會對市場產生影響。
據他介紹,江蘇許多稀土企業對成立交易所都很有期待,因為大家都被暴漲暴跌嚇怕了。但交易所能不能起作用,大家還在觀察,因為直到現在交易所的模式還不清楚,具體往哪個方向走,要看操盤手的運作。
這讓人聯想到去年成立的贛州稀有金屬交易所(下稱贛(gan)交(jiao)所(suo))。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正式批復建設包頭稀(xi)(xi)土(tu)交(jiao)易(yi)所(suo)后(hou),為(wei)確(que)保(bao)重稀(xi)(xi)土(tu)定價權(quan)及集散中心地位(wei),江西贛(gan)州(zhou)僅用三(san)個多月的時間就掛牌成立了贛(gan)交(jiao)所(suo),交(jiao)易(yi)產品包括稀(xi)(xi)土(tu)、鎢(wu)等當地優勢產品。
時至今日,贛交所僅有開業當天一筆鎢產品交易順利完成,此后再無任何交易。交易所網站上的上市品種一欄中,僅有大余縣金城鎢業有限公司仲鎢酸銨產品掛單。
多方信息顯示,交易模式、交易規則、交易產品、結算方式等保證商品交易所運行的基本要素,贛交所均為空白,它更像是一家空殼公司,對包頭稀土交易所未來發展難有借鑒。
從國際上現有的商品交易所來看,交易所只能交易一些最普通的、大宗的產品,稀土因其元素多、產品種類多、成分差別大、產量規模相對較小,并未成為國際上各大商品交易所的交易標的。建立稀土產品交易所,中國是首開先河。
業內的看法是,稀土交易所要成功運行,必須有充足的稀土儲備。
從2008年起,包(bao)鋼稀(xi)土(tu)(tu)(tu)董事會(hui)批準建立(li)包(bao)頭稀(xi)土(tu)(tu)(tu)精礦(kuang)儲(chu)(chu)備(bei)庫項目,此舉亦獲得內(nei)(nei)蒙(meng)古自(zi)治(zhi)(zhi)區(qu)政府的(de)支持。2010年,內(nei)(nei)蒙(meng)古自(zi)治(zhi)(zhi)區(qu)政府同意實(shi)施包(bao)頭稀(xi)土(tu)(tu)(tu)原料產品戰略儲(chu)(chu)備(bei)方案,稀(xi)土(tu)(tu)(tu)高新區(qu)以包(bao)鋼稀(xi)土(tu)(tu)(tu)國(guo)貿公司為平臺,儲(chu)(chu)備(bei)稀(xi)土(tu)(tu)(tu)氧化物產品6萬(wan)噸。內(nei)(nei)蒙(meng)古自(zi)治(zhi)(zhi)區(qu)和包(bao)頭市兩級(ji)政府配(pei)套下撥財政貼息補貼,兩年內(nei)(nei)共下撥4000萬(wan)元。
包頭稀土交易所的十家發起公司,擁有中國稀土指令性開采計劃指標的88%、稀(xi)土(tu)指(zhi)令性冶煉計劃(hua)指(zhi)標的(de)82.3%、稀(xi)土(tu)出口配額的(de)79%。如果這些企業將大部分稀(xi)土(tu)交(jiao)易(yi)(yi)(yi)放至(zhi)交(jiao)易(yi)(yi)(yi)所進行,交(jiao)易(yi)(yi)(yi)量將十分可(ke)觀。
目前對包頭稀土交易所而言,可交易產品的標準化亟待解決。此前,國際上鐵礦石指數化的過程曾面臨類似問題,最終確定了幾個主要交易品種,并規定了其他品種對主要品種的升/貼水范(fan)圍(wei),以此(ci)作(zuo)為現(xian)貨貿易的(de)基準(zhun)價。
稀土行業受產品種類繁多所限,較為現實的做法是,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易標準化品種。如氧化鐠釹,該產品被認為是稀土產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種,經過冶煉后生成金屬鐠釹,可廣泛應用于釹鐵硼永磁等各個稀土下游行業。
一位曾參與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設計的人士對記者表示,技術上的問題不是瓶頸,如何設計游戲規則、協調各方關系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交易所代表誰
包頭稀土交易所首批十家發起單位中,并無江西贛州中重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的身影。
張忠再三強調,重稀土在南方多個省份都有分布,包頭稀土交易所的首批十家發起企業也擁有重稀土資源和生產指標。關于贛州稀土企業,張忠稱已發送邀請函,“很多稀土企業非常積極,下一步會有很多交易會員單位”。
但贛州方面并不認同。當地一位政府官員告訴記者,“贛州現在意見很大”,從一開始江西就不贊成這件事情。地方一向有自己的利益,大家都在爭定價話語權,地方如果做交易所,想要跨地域指揮不現實。
“贛州有稀有金屬交易所,更早之前,南昌還成立了礦產中心交易所。但是都沒有做起來,為什么?因為根本沒有這個力量。”這位官員說。
江西寶貴的中重稀土資源,一直被各大央企以及北方稀土企業所覬覦。在中央政府提出加強稀土行業重組,形成全國性稀土大型集團后,各地方省內資源整合相對順利。在內蒙古自治區,以包鋼稀土為首的北方稀土集團整合幾近完成,但南北稀土的跨地域整合卻因為地方利益難以協調而遲遲沒有進展。
江西一直堅持控制本省稀土的定價權,以及周邊產品定價權。以鎢礦為例,江西實行非常嚴格的“寬進嚴出”政策,建設高水平加工廠,促使其他省市鎢礦資源進入江西加工。
“除非工信部統一規劃、中央下文,強制全國稀土金屬只能在一個交易所交易,否則各地方根本不會聽的。”上述地方政府官員說。
稀土協會沉默
在稀土交易所成為業內熱議話題之際,官方背景的稀土協會對此卻異常低調。面對記者提問,稀土協會秘書長馬榮璋對于包頭稀土交易所的成立三緘其口。
協會的沉默,源于一次探討建立全國性稀土交易平臺的內部會議。在7月29日稀土行業協(xie)會(hui)常務理事一屆(jie)二次會(hui)議(yi)上,張忠(zhong)(zhong)希(xi)望協(xie)會(hui)支持包頭(tou)交(jiao)易(yi)平臺成(cheng)為全國性交(jiao)易(yi)平臺,但協(xie)會(hui)領導提出(chu)的關于交(jiao)易(yi)所(suo)運行機制、管理模(mo)式(shi)、人(ren)力資源等一系(xi)列問題(ti),張忠(zhong)(zhong)都無法給出(chu)令人(ren)滿意(yi)的答案。
7月24日,工信(xin)部(bu)原材料工業(ye)司巡視(shi)員(yuan)、稀土辦公室(shi)主任賈(jia)銀(yin)松和馬榮璋等人前(qian)往北京(jing)國際礦(kuang)業(ye)權交(jiao)易所考察鐵(tie)礦(kuang)石現貨交(jiao)易平臺,希望(wang)借鑒經驗(yan)。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包鋼稀土副總經理李忠也在考察之列。“不過考察組只是聽我們介紹鐵礦石交易平臺的情況,并沒有交流稀土交易平臺的任何信息。”
對照鐵礦石交易平臺,稀土協會認為,包頭交易平臺的思路還不夠清晰,目前建立全國性交易平臺的時機尚不成熟,最終決定暫不參與包頭稀土交易平臺建設。
這讓行業協會與包頭稀土交易平臺之間的關系變得微妙。此前,工信部曾表示,支持稀土協會參與稀土交易平臺建設,協調稀土的生產方、需求方,完善稀土的銷售市場秩序。
業界的看法是,僅靠地方政府推動,包頭稀土交易所沒有太大的前景,如果稀土協會參加,包頭未來成為全國稀土定價中心則可以期待。“他們現在雖然集合了一些央企,但還屬于自導自演。”一位從事稀土貿易多年的企業負責人評價說。
稀土協會正在研究制定稀土價格指數用于指導(dao)市場價(jia)格(ge)的形成,預(yu)計將于一個月后公布。相關(guan)數(shu)據來源(yuan)、具體進展,該協(xie)會并(bing)未透露(lu)。從記者與(yu)業界人(ren)士(shi)的交流來看,多(duo)數(shu)人(ren)認(ren)為,在稀土定價(jia)方面,政府有關(guan)部(bu)門參與(yu)越(yue)(yue)少(shao)越(yue)(yue)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