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5日,世界氣(qi)象(xiang)組織發(fa)布最新《空(kong)氣(qi)質量和氣(qi)候公報》。報告顯示,氣(qi)候變化、野(ye)火和空(kong)氣(qi)污染(ran)的惡性循環正(zheng)在對人類健(jian)康、生(sheng)態(tai)系統和農業產生(sheng)螺旋式負面影響。
報告指出,每年由于空氣污染導致全球450多萬人過早死亡,同時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環境支出。報告解釋說,空氣質量影響著生態系統的健康,空氣污染物從大氣中沉降到地球表面。
報告指出,長期吸入PM2.5(細顆粒物)對健康有嚴重危害。其來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排放物、野火和沙漠塵埃。數據顯示,北美野火造成的PM2.5排放量異常高。此外,由于人類和工業活動產生的污染排放量增加,印度的PM2.5水平也高于平均水平,相比之下,由于人為排放減少,中國和歐洲的PM2.5測量結果低于平均水平。
此外報告指(zhi)出,顆(ke)粒物不僅(jin)對(dui)人類(lei)健康有重(zhong)大(da)(da)影響,對(dui)農(nong)業(ye)(ye)也有重(zhong)大(da)(da)影響,會降(jiang)低農(nong)作物的(de)(de)產量(liang)。實踐表明,在污染嚴重(zhong)地(di)區,顆(ke)粒物可(ke)使(shi)農(nong)作物產量(liang)降(jiang)低高達15%。顆(ke)粒物會減少到達葉片表面的(de)(de)陽光量(liang),并物理阻塞調節與大(da)(da)氣進行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de)(de)葉片氣孔。與此同(tong)時,農(nong)業(ye)(ye)本身也是顆(ke)粒物的(de)(de)制造者,焚(fen)燒(shao)秸稈、施用(yong)肥料和農(nong)藥(yao)、耕(geng)作、收割以及糞(fen)便的(de)(de)儲存(cun)和使(shi)用(yong)也會釋(shi)放顆(ke)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