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與鄭州市財政局聯合發布了《鄭州市工業母基金設立方案》,并(bing)公開征求社會(hui)意見。
其中指出,鄭(zheng)州(zhou)(zhou)市(shi)(shi)工業母基(ji)金(jin)是市(shi)(shi)政(zheng)(zheng)府發(fa)(fa)起(qi)設(she)(she)立(li),引(yin)導(dao)社會資(zi)本主(zhu)要(yao)投向成(cheng)長期、成(cheng)熟期企業項目的政(zheng)(zheng)府投資(zi)基(ji)金(jin),遵循(xun)“政(zheng)(zheng)府引(yin)導(dao)、市(shi)(shi)場(chang)運(yun)作(zuo)、科學決策、防范風(feng)險”的總(zong)體(ti)原則,聯合市(shi)(shi)場(chang)化(hua)基(ji)金(jin)管理機(ji)構合作(zuo)設(she)(she)立(li)重點(dian)產業鏈(lian)子基(ji)金(jin),帶動更多社會資(zi)本支(zhi)持鄭(zheng)州(zhou)(zhou)市(shi)(shi)重點(dian)產業鏈(lian)發(fa)(fa)展,實施“基(ji)金(jin)招商”戰略,全力(li)助推(tui)重點(dian)產業鏈(lian)延鏈(lian)突破,推(tui)動我(wo)市(shi)(shi)制造業高質量發(fa)(fa)展。
市(shi)工(gong)業母(mu)基(ji)(ji)金總(zong)規模50億元(yuan),由市(shi)政府(fu)授(shou)權市(shi)財(cai)政局委托市(shi)投(tou)資(zi)集團(tuan)發起(qi)設(she)立并(bing)引入(ru)專業機構管理。其(qi)中:市(shi)級財(cai)政出資(zi)40億元(yuan)并(bing)分期(qi)列入(ru)市(shi)級財(cai)政年度預算,按進度注入(ru)工(gong)業母(mu)基(ji)(ji)金。市(shi)投(tou)資(zi)集團(tuan)作為受(shou)托管理機構,負責在基(ji)(ji)金投(tou)資(zi)期(qi)內籌集其(qi)余資(zi)金。
基金旨在支持鄭州市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改造、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未來產業發展搶灘布局,以及鄭州市重點產業鏈。重點投向智能終端、汽車制造、氫燃料電池、人工智能、元宇宙、現代食品、服裝家居、裝備制造、鋁加工制品、智能傳感器、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醫藥、超硬材料、軟(ruan)件(jian)、無人機(ji)、機(ji)器人、衛星、算力(li)、量子科技等產業領(ling)域。重點(dian)支(zhi)持(chi)補鏈(lian)延(yan)鏈(lian)強鏈(lian)類產業鏈(lian)項目落(luo)地鄭州(zhou),支(zhi)持(chi)“專精特新”企業培育(yu),支(zhi)持(chi)工業企業上市,推動打造(zao)國(guo)家制造(zao)業高(gao)地。
鄭州市工業母基金設立方案
(征求意見稿)
為發揮政府性資金的產業引導、政策扶持作用,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河南省政府投資基金管理辦法》(豫財基金〔2023〕4號)要求,市工信局會同市財政局結合行業領域發展需要,特設立鄭州市工業母基金(簡稱“市工業母基金”)。為規范基金運作,制定本方案。
一、基金設立的必要性
當前,實施“一縣一主鏈(lian)(lian)(lian)(lian)”行(xing)動是市(shi)委(wei)、市(shi)政府進一步優化(hua)產(chan)(chan)業(ye)(ye)布局、構建現代化(hua)產(chan)(chan)業(ye)(ye)體系、因地制(zhi)宜發展新質生(sheng)產(chan)(chan)力(li)的(de)重(zhong)要舉措。通(tong)過設(she)立(li)市(shi)工業(ye)(ye)母基金支持(chi)“一縣一主鏈(lian)(lian)(lian)(lian)”建設(she),可以加(jia)速凝聚社(she)會資(zi)本、園區平臺(tai)、國(guo)有(you)資(zi)本形成資(zi)金合(he)力(li),有(you)效(xiao)破(po)解(jie)20條重(zhong)點產(chan)(chan)業(ye)(ye)鏈(lian)(lian)(lian)(lian)補鏈(lian)(lian)(lian)(lian)延鏈(lian)(lian)(lian)(lian)強鏈(lian)(lian)(lian)(lian)項(xiang)目(mu)建設(she)融資(zi)難題,加(jia)快推動產(chan)(chan)業(ye)(ye)招引和項(xiang)目(mu)落地;積極(ji)引導(dao)人才(cai)、技術、數據等各類新要素加(jia)快向產(chan)(chan)業(ye)(ye)鏈(lian)(lian)(lian)(lian)配置(zhi),持(chi)續打通(tong)“創新鏈(lian)(lian)(lian)(lian)、產(chan)(chan)業(ye)(ye)鏈(lian)(lian)(lian)(lian)、資(zi)金鏈(lian)(lian)(lian)(lian)、人才(cai)鏈(lian)(lian)(lian)(lian)”,完善產(chan)(chan)業(ye)(ye)生(sheng)態,提升產(chan)(chan)業(ye)(ye)鏈(lian)(lian)(lian)(lian)建設(she)質量(liang)和效(xiao)率,加(jia)快形成集約集聚、協同高(gao)效(xiao)、特色(se)突出(chu)的(de)產(chan)(chan)業(ye)(ye)集群,為全(quan)市(shi)工業(ye)(ye)經濟高(gao)質量(liang)發展賦能助力(li)。
二、基金定位及政策目標
市工業(ye)母基(ji)(ji)金(jin)是(shi)市政(zheng)(zheng)府(fu)發起設立,引(yin)(yin)導社會(hui)資(zi)本(ben)主要(yao)投向成(cheng)(cheng)長期、成(cheng)(cheng)熟期企(qi)業(ye)項目的(de)政(zheng)(zheng)府(fu)投資(zi)基(ji)(ji)金(jin),遵循“政(zheng)(zheng)府(fu)引(yin)(yin)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范風(feng)險”的(de)總體原則,聯合(he)市場化基(ji)(ji)金(jin)管理機構(gou)合(he)作設立重點產業(ye)鏈子基(ji)(ji)金(jin),帶動更多社會(hui)資(zi)本(ben)支持鄭州市重點產業(ye)鏈發展(zhan),實施“基(ji)(ji)金(jin)招商”戰略(lve),全(quan)力(li)助推(tui)重點產業(ye)鏈延鏈突破,推(tui)動我(wo)市制造業(ye)高質量(liang)發展(zhan)。
三、基金核心要素
(一)基金規(gui)模及資(zi)(zi)金來源(yuan)。市工業母(mu)基金總規(gui)模50億(yi)元(yuan),由市政(zheng)府授權市財政(zheng)局委(wei)托(tuo)市投(tou)資(zi)(zi)集(ji)團(tuan)發起(qi)設立并(bing)引入(ru)專(zhuan)業機構管理。其(qi)中:市級財政(zheng)出資(zi)(zi)40億(yi)元(yuan)并(bing)分期(qi)列入(ru)市級財政(zheng)年度(du)預算(suan),按進度(du)注入(ru)工業母(mu)基金。市投(tou)資(zi)(zi)集(ji)團(tuan)作為(wei)受托(tuo)管理機構,負(fu)責在基金投(tou)資(zi)(zi)期(qi)內(nei)籌集(ji)其(qi)余(yu)資(zi)(zi)金。
(二)組織形式。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或公司制組織形式設立。
(三)基金運作模式。市工業母基金執行母子基金投資策略,投資方式為參股(出資)子基金。由市投資集團引入專業基金管理公司負責母基金管理運作,圍繞我市重點產業鏈,采用與縣區合作或與招引投資能力強、項目資源豐富的基金管理機構合作等方式設立產業鏈子基金,構建產業基金矩陣。其中首批子基金重點投向新材料、氫能、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機器人等方向。
(四)投資領域。市工業母基金旨在支持鄭州市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改造、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未來產業發展搶灘布局,以及鄭州市重點產業鏈。重點投向智能終端、汽車制造、氫燃料電池、人工智能、元宇宙、現代食品、服裝家居、裝備制造、鋁加工制品、智能傳感器、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醫藥、超硬材料、軟件、無人機、機器人、衛星、算力、量子科技等產業領域。重點支持補鏈延鏈強鏈類產業鏈項目落地鄭州,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支持工業企業上市,推動打造國家制造業高地。
(五)行業指導。市工信局對市工業母基金投資子基金和子基金投資項目提出投資方向,子基金返投鄭州的項目選址須符合區縣(市)“一縣一主鏈”產業鏈發展方向。項目由子基金管理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并綜合考量鄭州市重點產業鏈布局自主篩選,也可由鄭州市工信局按照本基金投資策略擇優推薦。
(六)投資限制。基金不得投資二級市場股票、期貨、房地產、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以及國家和我省市政策限制類行業,不得從事擔保、抵押、委托貸款等業務,不得進行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對外投資。基金閑置資金只能投資銀行存款、國債、保本型理財產品。不得開展法律、法規禁止從事的其他業務。
(七)存續期限。母基金存續期限為15年,到期需延期的,報市政府常務會決策后執行。其中母基金退出期不低于5年。
四、基金管理決策及分工
市(shi)工業(ye)母基金在市(shi)委市(shi)政(zheng)府領導(dao)下,各主體根據相關規定各司其職(zhi)、各盡其責,推動(dong)市(shi)工業(ye)母基金政(zheng)策目標實(shi)現。
(一)市財政局。作為市工業母基金的政府出資機構,根據政府授權代行政府出資人職責,負責將市工業母基金所需財政資金納入年度預算,會同市工信局做好市工業母基金方案擬定,定期進行基金業務的跟蹤監測,并做好市工業母基金績效考核與監督工作。
(二)市工信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會同市財政局制定母基金設立方案,對市工業母基金給予行業指導和支持,參與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和子基金返投項目選址,指導幫助基金管理機構建立基金項目儲備庫。配合市財政局做好工業母基金跟蹤監測和績效考核工作。
(三)市投資集團。作為市工業母基金受托管理機構和決策責任主體,負責制定工業母基金實施細則,建立完善投資決策、風險預警監測、風險應對處置和報告等機制;負責引入專業母基金管理機構及基金的具體組建,監督基金管理機構開展基金業務,對基金管理機構建立考核評價、激勵約束等機制;負責建立多重風險控制機制;負責根據業務部門確定的產業政策、產業方向等清單,監督基金投向,定期向業務部門、財政部門報告基金投資運作情況及其他重大事項。基金終止并清算后,要將分紅、退出等資金按規定上交國庫。
(四)市工業母基金管理機構。作為市工業母基金具體運作主體,負責按照法律法規、基金章程或合伙協議等,做好基金“募、投、管、退”全周期管理,負責基金日常投資運作。對母基金所投資子基金和子基金所投項目進行初步審核。
五、基金退出
市(shi)工業母基金可采用份額轉讓(rang)、減資(zi)、清(qing)(qing)算等市(shi)場化方式退出(chu)(chu),或按照事先約定的投資(zi)退出(chu)(chu)條(tiao)件擇(ze)機(ji)退出(chu)(chu)。基金終止后,應當在出(chu)(chu)資(zi)人監督下組(zu)織清(qing)(qing)算。
六、激勵機制
為更好地發(fa)揮政(zheng)府(fu)資金(jin)的引導(dao)作用,建立(li)績效(xiao)評價結果與(yu)管理(li)費掛鉤、回購(gou)、讓利等激(ji)勵措施,具(ju)體方式在基金(jin)委(wei)托管理(li)協議等基金(jin)相關(guan)重要法律(lv)文(wen)件(jian)中進行約定(ding)。
七、風險控制機制
市工業母基金(jin)應當遵照有(you)關規定(ding),建(jian)立健全內部控制(zhi)(zhi)和(he)監管(guan)制(zhi)(zhi)度(du),建(jian)立投(tou)資決策和(he)風險約束機制(zhi)(zhi),加強投(tou)后管(guan)理(li),切實防(fang)范基金(jin)運作(zuo)過程中可能出現(xian)的(de)風險。
八、考核評價機制
按照政(zheng)府投資(zi)基(ji)(ji)(ji)金的(de)相關規定(ding),堅持問題導(dao)向、目標導(dao)向和結果(guo)導(dao)向,遵(zun)循基(ji)(ji)(ji)金運作規律,建立健全科學合(he)理的(de)考核評價機制。績效(xiao)評價從整體效(xiao)能出發實(shi)施(shi)綜(zong)合(he)評價,對(dui)母基(ji)(ji)(ji)金和所投子(zi)基(ji)(ji)(ji)金進(jin)行考核,對(dui)子(zi)基(ji)(ji)(ji)金所投單個項目進(jin)行合(he)規性審查。績效(xiao)評價結果(guo)用(yong)于母基(ji)(ji)(ji)金及(ji)其參(can)股(gu)子(zi)基(ji)(ji)(ji)金出資(zi)調整、管理費計提等方面。強化考核評價結果(guo)運用(yong),持續提升基(ji)(ji)(ji)金運作水平。
九、容錯機制
基金(jin)投(tou)(tou)資營運應當(dang)遵循市場(chang)規(gui)律,設置一定的風險容忍(ren)度,績效考(kao)評(ping)和(he)審(shen)計工作(zuo)(zuo)應按照整體(ti)性原則,對市工業母基金(jin)整體(ti)運作(zuo)(zuo)情況和(he)所投(tou)(tou)子基金(jin)整體(ti)運作(zuo)(zuo)情況開展,不對單(dan)(dan)只子基金(jin)所投(tou)(tou)單(dan)(dan)個(ge)(ge)項(xiang)目(mu)盈虧進行考(kao)核(he)和(he)單(dan)(dan)個(ge)(ge)年度階段(duan)性考(kao)核(he)結果作(zuo)(zuo)為追責依(yi)據。
建立市工業母基金盡職免責機制,具體情形按照市政府投資基金盡職免責有關規定執行。同時,市工業母基金建立容錯糾錯正面清單,具體包括但不限于:
1.在貫徹中央、省(sheng)、市大(da)政(zheng)方針和改(gai)革精神,執行(xing)有關產業(ye)發展決策部(bu)署中,因(yin)缺(que)乏經驗(yan)依(yi)據、借(jie)鑒條件等,在市工業(ye)母基金制(zhi)(zhi)度設計、政(zheng)策制(zhi)(zhi)定過程中,出現偏(pian)差或造成(cheng)負面(mian)影響(xiang)的;
2.受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投資未達到預期效果、造(zao)成損失或其他(ta)負(fu)面影響的(de);
3.為實(shi)現關乎國計民生的特(te)定重(zhong)大戰略目標,或執行省、市政府部(bu)門對子基金出資決(jue)策,造成重(zhong)大損失(shi)的;
4.因不可抗(kang)力、自(zi)然風險、行業發展周(zhou)期、市場重大變化等客(ke)觀(guan)因素導致投資(zi)損失的;
5.在對(dui)國家支(zhi)持產業(ye)的政(zheng)策(ce)性投(tou)資及對(dui)小微企(qi)業(ye)、初創(chuang)企(qi)業(ye)的風險(xian)投(tou)資中發生損失的;
6.參與集體決(jue)(jue)策的(de)工作人員明確(que)提(ti)出(chu)反對意見,經(jing)事實(shi)證明該(gai)意見正(zheng)確(que),且(qie)該(gai)項決(jue)(jue)策與投資業務風(feng)險存在直接關系的(de);
7.符合(he)省市“三個區(qu)分開來”要(yao)求(qiu),經認定可以容錯(cuo)的其他情形(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