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小鎮達沃斯再度迎來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lun)壇。3000多位嘉(jia)賓將在為期(qi)四(si)天的會議間,共同探討世界(jie)經(jing)濟(ji)(ji)(ji)的發(fa)展(zhan)趨勢、全(quan)球經(jing)濟(ji)(ji)(ji)新(xin)的治理格局以(yi)及人類未來(lai)命運的走向。在全(quan)球化體(ti)系處于(yu)裂變時期(qi)、全(quan)球經(jing)濟(ji)(ji)(ji)增長減速的情況下,如何(he)讓第四(si)次工業革命成為全(quan)球經(jing)濟(ji)(ji)(ji)轉型升級的有效動力,實(shi)現包容持(chi)續發(fa)展(zhan),既是(shi)年(nian)會的主(zhu)題(ti),也是(shi)全(quan)球迫(po)切需要思考清楚的問題(ti)。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興起,影響到每個國家的每一個行業。這些變化的廣度和深度預示著整個生產、管理和治理系統的轉變,將重塑各國經濟實力、領導力、價值鏈條。一方面,第四次工業革命能提高全球收入水平,改善全世界人口的生活質量,同時以新的供應打開新市場,推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下一階段中,技術競爭也在影響地緣政治影響力。現階段,技術層面的博弈愈來愈激烈。
受技術沖擊和地緣經濟和政治力量重構等因素影響,全球已進入深度動蕩時期,以美國和美元為主導的全球化3.0模式的內在缺陷不斷暴露。全球范圍內,“逆全球化”背后反映出的是全球治理赤字問題。一路高歌猛進的經濟全球化也產生了許多需要正視的問題:在國家內部,貧富分化加劇,財富鴻溝難消;在世界范圍,發展的不平衡、創新與資本分布的不平等、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抬頭等為全球發展帶來風險。與此同時,現行的全球治理體制難以有效應對全球化所帶來的一系列挑戰,給世界經濟持續增長之路帶來更多風險和不確定性。
2019年年會被稱為達沃斯論壇的“小年”,美、英、法等幾大發達經濟體的最高領導人都將因國內事務缺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正是上述問題的具體體現。
在反思全球經濟動蕩、發展不平衡的原因時,消除世界經濟體制機制設計的缺陷顯然成為必要選項。各經濟體需要進一步樹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意識,通過更協調的宏觀合作,來共同應對短期的金融風險和中長期的經濟增長失速風險。以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核心理念的新治理模式來改革全球治理體系是基本方向。未來由于全球范圍內的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全球化仍將進一步發展,積極的共同價值觀應成為全球化4.0的特征,全球化4.0需要更多關注此前未能趕上全球化發展機遇的部分人群,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
如果說,第四次工業革命以創新和活力解決了世界經濟的賦能問題,那么積極的全球化價值理念將解決新型世界經濟的互動問題,解決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平等問題。包容和聯動合作將提升欠發達地區的增長潛能,提高其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上的地位,從而激發新的世界經濟增長活力。
以往,我們更多關注技術進步,如今,我們同樣應該關注全球化對技術進步帶來的影響。在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襲來之時,確保經濟全球化,保證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生產和創新要素流動便利化,從而構建包容、合作的公民與國家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打造全球合作共贏的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
第四次工業革(ge)命和全球化4.0都是消除以往全球經濟(ji)發展模式(shi)弊病的(de)難得機(ji)會。世界經濟(ji)論壇主(zhu)席施瓦布(bu)更是疾(ji)呼(hu),全球化4.0時代的(de)到來(lai)讓(rang)世界措手不及。在這樣的(de)十字路口,人(ren)類必須看(kan)好方向。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公網安備41019702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