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鋼價總結: 漲700元用了240天,跌700元僅用24天。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用圈內流傳的這一段子,形容近期黑色系商品的走勢再合適不過。
11月26日,原(yuan)油、甲(jia)醇慣性般跌停外,黑色系商品(pin)全線重(zhong)挫。當日,鐵礦石、錳硅主(zhu)力合約跌停,焦炭(tan)、熱卷等4大品(pin)種跌逾4%。一時間,黑色系商品(pin)入冬。
“此輪黑(hei)色系(xi)下跌的起點是(shi),螺紋鋼需(xu)求(qiu)進入淡季、限產(chan)力(li)度遠(yuan)不及預期(qi)。尤其是(shi),進入采暖(nuan)季限產(chan)之(zhi)后,螺紋鋼產(chan)量(liang)下降(jiang)幅(fu)度遠(yuan)低于往年(nian),這導致供需(xu)面(mian)情況弱于預期(qi)。”西南(nan)期(qi)貨鋼鐵研(yan)究員(yuan)夏(xia)學(xue)釗11月26日指出。
值得關注的(de)是,原油帶動能(neng)化(hua)板塊(kuai)連續回(hui)落(luo),加(jia)上黑(hei)色(se)(se)系商(shang)品接力下跌、有色(se)(se)板塊(kuai)難有起色(se)(se),延續了近三年上漲的(de)大宗商(shang)品,或(huo)將就此迎(ying)來周期(qi)性(xing)高點。
多位(wei)業內人(ren)士亦(yi)持有類(lei)似(si)觀點。混沌天(tian)成研究(jiu)院院長葉燕武便指(zhi)出,今年4季度大概(gai)率(lv)是(shi)大宗商(shang)品三年上行周期轉(zhuan)勢(shi)的時間窗口,未來包括(kuo)通(tong)脹類(lei)商(shang)品和周期類(lei)商(shang)品均面臨易(yi)跌(die)難漲的下行壓力。
走(zou)勢(shi)“畫風突變”
“今(jin)年宏觀形勢的(de)變化,映射到(dao)商品市場呈現三種形態,先知先覺(有色)、后知后覺(能化、農(nong)產品)、不(bu)知不(bu)覺(黑色)。”葉燕武早前對市場的(de)評價(jia)十分到(dao)位(wei)。
市(shi)場(chang)現狀確實如(ru)此,下半年上述三大商品“權重股”的走(zou)勢,正是秉承(cheng)了這一(yi)先后順序。
今年(nian)6月,有色金屬率(lv)先回落。在20天的(de)時間,倫銅便完成了上(shang)下500美(mei)元(yuan)的(de)震(zhen)蕩(dang),從7348美(mei)元(yuan)/噸(dun)最低跌至5773美(mei)元(yuan)/噸(dun)。
至(zhi)今,倫(lun)銅仍(reng)舊維持(chi)在6200美元一線震蕩。同期,倫(lun)鋅、倫(lun)鎳亦(yi)保(bao)持(chi)了類似趨勢,只是倫(lun)鎳的(de)下跌幅度(du)要更為慘烈一些。
相比之下(xia),國際(ji)油價卻獲得了“伊朗制(zhi)裁”所帶來的供應減弱(ruo)預期(qi),一路(lu)高歌(ge)猛進。直至“原油期(qi)貨(huo)交易員”特朗普的表態,以及美國制(zhi)裁伊朗、8個主要(yao)進口國被(bei)豁免的消息落(luo)地,國際(ji)油價才從高空墜落(luo)。
經過兩個月的回落,WTI原油(you)從76.9美(mei)元/桶(tong)跌到了50.1美(mei)元/桶(tong),同期布倫(lun)特(te)原油(you)則從86.74美(mei)元/桶(tong)回落到了58.41美(mei)元/桶(tong)。
最上游的(de)(de)油價下跌,中、下游能化產品的(de)(de)成本支撐隨之(zhi)消失。據21世紀經濟(ji)報道記者統計,以結算價計,10月至今(jin),國內瀝青、PTA和甲(jia)醇主(zhu)力合約(yue)分別下跌了(le)27.1%、18.4%和25.34%。
其中的(de)關鍵在于,原油與上述化工(gong)品的(de)高相(xiang)關度(du)。
混沌天成提供的數據顯示,自INE原油上市后,其價格走勢與(yu)瀝(li)青、PTA期貨的相關(guan)(guan)度高(gao)達(da)0.94和0.92,關(guan)(guan)聯(lian)度最(zui)低的甲醇也達(da)到了0.68。
比原油(you)差不(bu)多晚了一個月(yue)(yue),國(guo)內黑色系(xi)商品也(ye)開始迎來“拐點”,11月(yue)(yue)開始連續跌破(po)前(qian)期低點,并于近期出現加速(su)跡象,11月(yue)(yue)26日該板塊的集體重挫(cuo)便是典型。
“周末時段,期(qi)、現(xian)(xian)貨市場(chang)沒(mei)有(you)報價,只有(you)鋼(gang)坯報價,而鋼(gang)坯價格出現(xian)(xian)100元以上的下跌。工作(zuo)日開盤后(hou),螺紋(wen)鋼(gang)期(qi)貨、現(xian)(xian)貨市場(chang)隨之出現(xian)(xian)悲觀情緒共振。”夏學(xue)釗介紹稱(cheng)。
他(ta)指出,鋼(gang)(gang)價下跌后,鋼(gang)(gang)廠利潤隨(sui)之壓縮(suo),使得市場產生了“鋼(gang)(gang)廠會(hui)打壓上游原料價格(ge),保護(hu)自(zi)身利潤”的預期,所以黑(hei)色跌勢蔓延至原料品種(zhong),鐵(tie)礦(kuang)石、焦炭期貨價格(ge)出現(xian)跌停(ting)。
反映(ying)價格(ge)預期的(de)升(sheng)貼水,同樣(yang)顯示出(chu)了(le)市場對未來走勢的(de)悲觀。
據(ju)Wind數(shu)據(ju)顯示,截至11月26日午間,鐵(tie)礦石期貨(huo)貼(tie)(tie)水(shui)逾90元/噸(dun),螺紋鋼(gang)、焦炭(tan)期貨(huo)貼(tie)(tie)水(shui)則相繼突破(po)350元/噸(dun),創下2009年以來的高點(dian)。
周期性高(gao)點形成?
自(zi)2016年初(chu),大宗商(shang)品上(shang)漲(zhang)已(yi)近三年,周期性高(gao)點已(yi)形(xing)成?
從最直接的(de)驅動力(li)來看,資(zi)金端確(que)實有(you)著不(bu)小的(de)變化。建信(xin)期貨提供的(de)數(shu)據顯示,2016年1月(yue)4日(ri)(ri),國(guo)內期貨市場存量資(zi)金為(wei)1006億(yi)元(yuan),后(hou)伴(ban)隨著各品種的(de)不(bu)斷上漲,于2017年9月(yue)6日(ri)(ri)達(da)到峰值1822億(yi)元(yuan)。
今年6月(yue),該指標(biao)短暫回(hui)升至1700億元(yuan)水(shui)平后,掉頭一路(lu)下行,至11月(yue)23日時僅剩(sheng)下1322億元(yuan),低于8月(yue)份(fen)的低點。
需要(yao)指出的(de)(de)是(shi)(shi),雖然(ran)期貨可(ke)多(duo)、可(ke)空(kong),但是(shi)(shi)多(duo)頭(tou)無疑(yi)占據(ju)了國內市場的(de)(de)主(zhu)流,上述存(cun)量資金的(de)(de)減少(shao),也意味著做多(duo)資金下半年(nian)出現明顯撤離。
21世紀經(jing)濟(ji)(ji)報道記(ji)者注意到,有色(se)、能(neng)化產品多為國(guo)際定價,本輪行情的(de)驅動力以各國(guo)經(jing)濟(ji)(ji)復蘇(su)帶來的(de)需求增長為主,黑色(se)系產品則多是國(guo)內(nei)(nei)自主定價,更多是受到國(guo)內(nei)(nei)供(gong)給收縮引發的(de)上漲。
如今,上述兩個(ge)層面的驅動力,均在不斷弱化。
“從宏觀(guan)上(shang)看,美國(guo)本輪(lun)經(jing)濟增長已(yi)經(jing)出現加(jia)速狀態,能否持(chi)續(xu)尚難確(que)定,不(bu)過進(jin)入(ru)后半(ban)場(chang)已(yi)是必然。”中大期貨首席經(jing)濟學家景川稱。
他(ta)表(biao)示,歐洲、日本經濟復蘇稍(shao)慢,但是(shi)也(ye)達到了(le)過去十年增長(chang)的(de)高(gao)點,國(guo)內則是(shi)依靠基建的(de)啟動,但難以(yi)對沖掉房(fang)地產(chan)、制造業(ye)投(tou)資的(de)不足,“宏觀經濟對大宗商(shang)品的(de)支撐(cheng)正逐漸消(xiao)失。”
國內自主定價的黑色系商品(pin),也(ye)是(shi)如此(ci)。
以(yi)鋼鐵業(ye)為例,“十三五”1.5億(yi)噸的(de)(de)去產能目標將(jiang)于年內完成,推升價(jia)格的(de)(de)核心驅動力隨之消失(shi)。
同時,環保限(xian)產的(de)邊際效應也(ye)在(zai)遞(di)減。今(jin)年(nian)秋(qiu)冬季北(bei)方地區的(de)“分類限(xian)產”,衍(yan)生出的(de)限(xian)產力度低于預(yu)期。
“去產能、環保對供給端的收縮,力度不及前(qian)兩年(nian)。”景川稱,世界發達經(jing)濟體每噸鋼鐵(tie)生產的環保成本約為250元(yuan)/噸,目前(qian)國內已經(jing)達到(dao)300元(yuan)左(zuo)右,未來更可(ke)能是(shi)鞏(gong)固當前(qian)取得(de)的成果。
葉燕武也(ye)指出,目前周期類(lei)商品供需(xu)矛盾存在邊(bian)際弱(ruo)化的趨勢,農產品包括豆類(lei)、油脂等(deng)全球平衡表依然維(wei)持寬松,不(bu)具(ju)備(bei)大幅上漲的動力。
此外,機構(gou)投資者往往會在(zai)通(tong)脹預期強(qiang)化的背景下,積極配置商品。但是目前原油、農產(chan)品等通(tong)脹類商品缺乏上行動(dong)能,所以流動(dong)性(xing)溢價面(mian)臨消(xiao)退風險。
在無更多“新故(gu)事”、需(xu)求端無法接力(li)供(gong)給端的(de)(de)背(bei)景下,大宗商品延續了三年的(de)(de)上漲可能(neng)就(jiu)此結束。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yu)公網安備41019702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