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ci)材料作為非(fei)金屬(shu)材料的(de)(de)關鍵(jian)一員(yuan),擁有大(da)量極具吸引(yin)力的(de)(de)性(xing)(xing)能(neng),如良好的(de)(de)機(ji)械(xie)性(xing)(xing)能(neng)和電化學性(xing)(xing)能(neng)、熱導率低、結構致(zhi)密均勻、耐磨和耐腐蝕等等。正如小米(mi)6陶瓷(ci)尊享版手機(ji)的(de)(de)宣傳語“極致(zhi)性(xing)(xing)價比與藝術品般的(de)(de)科技結晶相融(rong)合”那樣,陶瓷(ci)機(ji)身的(de)(de)硬度(du)更高,手感更好,使得(de)陶瓷(ci)材料在手機(ji)行業的(de)(de)應用得(de)到大(da)家的(de)(de)肯(ken)定與贊賞。同樣地,陶瓷(ci)在其他領域(yu)的(de)(de)應用也(ye)逐步得(de)到大(da)家的(de)(de)認可。

圖1“小米6”陶瓷版(ban)引起公眾關注
防彈裝甲領域的明星材料
陶瓷材料的高比剛度、高比強度和在復雜環境下的化學惰性,同時相對于金屬材料所具有的低密度、高硬度和高抗壓強度,使其在裝甲系統上的應用十分具有前景,并已經廣泛應用于防彈衣、車輛和飛機等裝備的防護裝甲中。201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面列裝的昌河武直-10采用了碳化硼陶瓷裝甲板,使得直升機脆弱的座艙肩膀兩側能夠抗擊12.7mm大口徑機槍子彈。目前,常用的裝甲陶瓷材料主要為碳化硼(B4C)、碳化硅和氧化鋁。

圖(tu)2 武(wu)直-10裝備碳(tan)化硼材(cai)料陶瓷防彈(dan)板
陶瓷材料的防彈原理
金屬材料可以通過塑性變形吸收彈頭的能量,而陶瓷作為脆性材料,其破壞時塑性變形量近乎為0(讀者若想進一步了解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分類及其性能介紹,可以查看火車抗洪中材料力學的介紹//mp.weixin.qq.com/s/biYro-8Pzy9PIbi5OZG-sA)。因此,在彈頭較大沖擊力作用下,陶瓷材料主要通過微破碎過程吸收能量,其主要過程大致分為初始撞擊階段、侵蝕階段和變形斷裂階段三個階段。裝甲陶瓷表層能使得彈頭鈍化,表面粉碎為細小而堅硬的顆粒,當變鈍的彈丸繼續深入,使得裝甲陶瓷形成碎片層,材料內部的拉應力使得陶瓷碎裂,剩余的能量由背板吸收。
(1)初始撞擊階段:彈丸撞擊陶瓷表面,使彈頭變鈍,在陶瓷表面粉碎形成細小且堅硬的碎塊區的過程中吸收能量;
(2)侵蝕階段:變鈍的彈丸繼續侵蝕碎塊區,形成連續的陶瓷碎片層;
(3)變形、裂縫和斷裂階段:最后陶瓷中產生張應力使陶瓷碎裂,隨后背板變形,剩余的能量全部由背板材料的變形所吸收。
陶瓷吸收能量的能力與陶瓷的硬度、彈性模量有關,一般用彈道質量因素來綜合衡量陶瓷的抗彈性能:

(式中:E為(wei)彈性模量,H為(wei)硬度,為(wei)密度。)
由此可見,陶瓷的彈性模量、硬度越大,密度越小,陶瓷對于動能吸收能力越強,即防彈性能越好。此外,以上公式忽略了陶瓷的高斷裂韌性可延遲彈丸撞擊陶瓷的斷裂時間,從而提高陶瓷的斷裂耗能和抗彈阻力。表1列出了陶瓷材料的性質對防彈性能的影響。
表1 陶瓷材料的性質對其防彈性能的影響

防彈裝甲材料的雙子星
簡言之,陶瓷材料高硬度的特點使得其能夠鈍化甚至破碎彈頭,并通過自身破碎的過程吸收高速彈頭的能量;同時,陶瓷材料具有不到鋼材一半的密度,非常適合移動裝甲和單兵防護。

圖(tu)3 應用(yong)于(yu)坦克的陶瓷材料
碳化硅與碳化硼陶瓷在防彈裝甲領域的應用來源已久。20世紀60年代,碳化硼陶瓷最先用于設計防彈背心,并裝配到飛機飛行員的座椅上。之后,由陶瓷面板和復合材料背板共同構成的防彈陶瓷復合裝甲,且在70年代后被美國等西方軍事強國應用于運兵車、坦克及軍機中。
碳化硼是強共價鍵化合物,共價鍵高達93.9%,因而具有密度低、強度大、高溫穩定性以及化學穩定性好的特點,制品尤其適用于輕質裝甲的應用。同時,和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相比,碳化硼制造容易、成本低廉。與碳化硼一樣,碳化硅共價鍵極強,高溫下具有高強度的鍵合,這種結構特點賦予了碳化硅陶瓷優異的強度硬度及耐磨等特性。
作為防彈材料,就是將上述材料制備成粉末并進行燒結成塊,從而變成具有防彈能力的陶瓷塊,再與其它配料進一步整合成為可裝備的成品。

圖4 碳化硼防彈片
表2具體列出了碳化硅與碳化硼的材料性質。可依據表1中裝甲陶瓷的材料性能對防彈性能的影響,對表2中三種裝甲陶瓷材料性能進行對比分析。
表2 典型防彈陶瓷的性能對比

我(wo)們發現,碳(tan)(tan)化(hua)(hua)硅(gui)與碳(tan)(tan)化(hua)(hua)硼陶(tao)瓷均具有(you)密(mi)度(du)低的(de)特(te)點,常見氧化(hua)(hua)鋁陶(tao)瓷的(de)密(mi)度(du)約(yue)為3.5g/cm-3,而碳(tan)(tan)化(hua)(hua)硅(gui)和碳(tan)(tan)化(hua)(hua)硼的(de)密(mi)度(du)分別僅有(you)3.2g/cm-3和2.5g/cm-3。可見,在(zai)移動裝甲輕量化(hua)(hua)的(de)趨勢(shi)(shi)下,碳(tan)(tan)化(hua)(hua)硅(gui)和碳(tan)(tan)化(hua)(hua)硼材料具有(you)先天優勢(shi)(shi)。
彈性模量方面,氧化鋁陶瓷的彈性模量在350GPa左右,而碳化硅和碳化硼材料的彈性模量在400GPa左右,由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利用反應燒結的碳化硅陶瓷彈性模量達到360-380GPa之間,而英美國家利用同樣反應燒結的碳化硅彈性模量能達到430GPa以上。可見,三種主要的裝甲陶瓷材料均具有高彈性模量的特點。
硬度方面,碳化硼>碳化硅>氧化鋁。值得一提的是,碳化鎢材料作為生產硬質合金的關鍵材料,與碳化硅相比,碳化硅的硬度為碳化鎢的2倍,密度為碳化鎢的1/5,而且強度在1400℃保持不下降。
耐磨性方面,碳化硼>碳化硅>氧化鋁。由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所測定數據顯示,氧化鋁陶瓷耐磨性相當于錳鋼的266倍,高鉻鑄鐵的171.5倍。由此可見,陶瓷材料高硬度高耐磨的性能遠遠高于耐磨鋼和不銹鋼。
其它性能方面,碳化硼高溫熱穩定性獨樹一幟,與氧化鋁相比,其熱膨脹系數小1/2,在500℃時,熱傳導高1個數量級,而抗熱震能力高近20倍。但它們共性的問題是斷裂韌性低、脆性大,因此,防彈陶瓷的強韌化一直是研究的熱點方向。強韌方法主要包括多元陶瓷體系復合、功能梯度陶瓷、層狀結構設計等。,其斷裂韌性差,抗拉強度低,易于發生脆性斷裂,必須由陶瓷面板與復合材料背板粘結而成的陶瓷復合靶板,才能克服陶瓷由于拉應力引起的失效。這種復合靶板的制作,通常是利用小塊排布的陶瓷面板與復合材料背板粘接,這樣同時也能避免整塊的陶瓷面板破碎,彈丸侵入時僅會粉碎單塊裝甲。
此外,碳化硅和碳化硼材料目前的價格仍然較高,碳化硼的價格甚至達到每千克700-800元,為氧化鋁材料的近乎10倍。然而,隨著裝甲系統輕量化、高效化的發展需求,防彈陶瓷的優越性愈加凸顯,碳化硅與碳化硼材料作為防彈裝甲材料的雙子星,相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公(gong)網安備410197020036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