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制造業正進入新(xin)一輪變革浪(lang)潮,云計(ji)算、物聯(lian)網(wang)、互聯(lian)網(wang)、人(ren)工智能等技術(shu)席卷而(er)來。
11月22日,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在2017云棲大會·廣東分會上宣布,阿里云將在廣東建設其工業互聯網云平臺,設立廣東研發中心,招募千名云計算和人工智能工程師,以此推動前沿技術與廣東產業融合。同時,阿里云還將CDN價格下調25%,核心產品也調整折扣幅度。
“超過10萬家廣東企業已經成為阿里云付費用戶,廣東已經成為阿里云新制造戰略的大本營。”胡曉明對記者表示,阿里云未來會依據企業需求和場景,深度再造ET工業大腦,目標是服務全國10萬家制造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廣東省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高達65%,2016年廣東在阿里巴巴平臺出售商品成交總額達到了8756億,制造業規模位列全球第五,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橋頭堡。
據悉,新成立的廣東研發中心服務于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與阿里云原有的研發平臺有差異性。“阿里云的平臺更貼近于原子型的技術,而這個研發平臺更貼近應用型市場,這要跟產業、制造業結合。”胡曉明進一步解釋。
深入車間
以廣州為中心,阿里云向整個珠三角地區開始了布局。
按照規劃,阿里云將與產業集群所在地政府合作,打造數字化轉型方案,推動集群整體轉型,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示范區。阿里云先期將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的產業集群作為試點先行先試,總結建設經驗后逐步推廣。
在阿里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看來,改造傳統工業,必須深入到車間去。“我們要看到工業生產最本質的環節,然后對這個生產線的控制進行改裝。某種程度上來說,嫁接一個大腦, 首先要兼容那些傳感器、控制協議等。比如,我們可以根據大數據來判斷土地的板結度,從而對農業生產形成指導意見。另外,在鋼鐵車間,我們通過ET大腦能成功感應煉鋼的溫度,形成標準流程。”
目前,廣東一批制造業企業已經開始使用阿里云的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痛點問題。在另一制造大省江蘇,ET工業大腦率先落地到協鑫光伏、天合光能、固德威等大型制造企業,協鑫光伏在生產中的良品率提升了1%,每年節省上億元的生產成本。
中國南方航空(kong)電(dian)子商務部副總(zong)經(jing)理(li)盧春認為(wei),企業(ye)掌握(wo)不了用(yong)戶,但可(ke)以(yi)掌握(wo)用(yong)戶體(ti)驗。“高并(bing)發的訪問和海量數據是傳統數據中心(xin)并(bing)不擅長的。比如航班動態,以(yi)前我(wo)們認為(wei)不能對外披露,但第三方平臺想方設法拿(na)到這(zhe)些信息,吸引走了用(yong)戶。”
基(ji)于這樣的判(pan)斷,南方航(hang)(hang)(hang)(hang)空開始和阿里云合作(zuo)。目前,南航(hang)(hang)(hang)(hang)150萬航(hang)(hang)(hang)(hang)班(ban)3900萬個艙位(wei),已經實現云端(duan)準實時(shi)查詢。國際(ji)國內(nei)航(hang)(hang)(hang)(hang)班(ban)訂單平均響應(ying)時(shi)間也(ye)縮短至2秒(miao)。
除了航空、工業制造外,閔萬里下一步改造的垂直行業集中在農業、能源、交通等領域。“技術是為業務服務的,一定要做到工業生產線中去,實現供研產銷全鏈路的賦能。”
不過,目前的工業互聯網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面臨痛點。胡曉明判斷,智能制造的難點核心在于個性化,工業將近有1300多個行業屬性,要了解全面的屬性,必須要構建一個有效的生態,同時結合人工智能和數據的價值。
價格戰術
與長三角的企業集群相比,珠三角的制造企業起步較早,工業水平相對也較為落后。
在胡曉明看來,自動化和智能化是兩回事情,自動化有可能是無人工廠,但智能化主要是數據的連接,物與物的連接,消費者和制造業的連接。
此番重點布局珠三角市場,他希望廣州能夠成為中國在智能制造上的一個典范,不僅僅在自動化,更是在智能化上成為一個典范。
實現規模化的捷徑莫過于價格戰。同日,阿里云宣布CDN(內容分發網絡)價格下調,核心產品折扣的幅度也進行調整。其中,CDN降幅25%后,帶寬單價最低為16.2元/Mbps·月,再創國內最低價。實際上,這也不是阿里云第一次降低價格。從2015年至今,阿里云進行了數十次降價。
公開數據顯示,CDN市場發展十分迅速,持有服務牌照的廠商已經有39家。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市場競爭已經處于紅海,但CDN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151億美金,未來仍然有巨大的機會。各家廠商提供的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幾乎一樣,只是在穩定性、安全性上有所差異。阿里云的降價策略,可以快速搶占市場。
根據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阿里云計算收入為29.75億元(4.47億美元),同比增長99%,是公司增長最快的部門之一。研究機構IDC最新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共云IaaS市場數據中,阿里云市場份額擴大至47.6%。
第三方分(fen)析機構Forrester首席分(fen)析師戴鯤指出,中國云計算市場競(jing)爭(zheng)的(de)戰場正在(zai)發生變化。過去(qu),阿里云等(deng)云計算廠商主要(yao)吸引(yin)的(de)是初(chu)創企業,但(dan)現在(zai)所有(you)人爭(zheng)奪(duo)的(de)都是大型國企等(deng)傳統企業,并要(yao)對已有(you)客戶(hu)進行(xing)深耕。平臺(tai)必須(xu)要(yao)與企業深度整合(he),不斷拓展新(xin)的(de)垂直(zhi)行(xing)業與應(ying)用(yong)領域,且(qie)需要(yao)更長的(de)銷(xiao)售周期(qi)和積累過程(cheng)。


手機資訊
官方微信







豫公網安(an)備41019702003604號